瑞典過日子》高品質醫療的背後,是生病也排不到醫生的漫長等待

在我們眼裡看來高品質的醫療服務,是怎麼來的?(圖/ChristiaanTriebert@flickr)

在沒有搬到瑞典生活之前,也曾透過一些媒體看到過北歐國家高稅收高福利的相關報導,如:醫生有充裕的時間幫病人看診,還擁有讓自己放鬆Fika(下午茶)時間。

病人擁有足夠的看診時間,一個病人至少有20-30分鐘看診時間,額外所需的一切化驗,如:超音波、CT等,都不需要再額外排隊,因為所有的檢查都在預約被接受那刻起,全部一條龍地預約好了。

亞洲媒體報導了北歐國家讓人稱羨高福利醫療制度的這一面,再用以反推亞洲各式各樣的「血汗醫療工廠」,然而人們卻往往忘記探究,實際瑞典這一切高品質福利醫療的背後,是怎樣的醫療制度及醫護觀念建構出這一切。而以有限的醫療資源運用在最需要的人身上,不任意浪費任何一分得來不易的醫療資源的情況下,讓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老有所終,在這樣醫療設計制度基礎之上,瑞典的醫療制度又發展出怎樣的不同問題。

今天我們便再來詳細介紹一下瑞典的醫療制度、醫護觀念,及瑞典生活就醫的最大問題。

醫療分級,嚴格執行

在瑞典,持有合法居留權,包括工作簽或者學生簽證,得居住超過一個自然年365天以上的人,方可註冊瑞典的人口號碼。有了這個號碼,便可在當地的醫療中心申領一張醫療卡。這張卡會記錄你在瑞典期間所有的就醫狀況,透過全國聯網醫生便可非常便捷地瞭解到你的既往病史及用藥狀況。 

1,社區醫院(Vårdcentralen)

在每一個社區都有設立,為最基本的醫療單位,也是一般民眾最常使用的醫療系統,普遍以打電話向護士匯報病情,護士在電話問診過程中評估你是否需要就醫。也有部分社區醫院提供drop in現場預約,但有其限制時間及人數。

2,省郡立醫院(sjukhus)

當社區醫院接診醫生認為病人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或者需要專科醫生的診斷,便將病人轉診至省郡立醫院。一般婦女生產及重大疾病也是在省郡立醫院進行。

3,急診中心(Akutmottagningen)

當遇到突發意外以及緊急情況時,可以直接至急診中心就醫或者打急救電話112叫救護車,然急診中心的就醫順序仍以是否危及生命危險來分級,一般非立即性得處理的病痛,最長時間得等待超過2個多小時,進急診中心,從進去待診到診療結束大概都得6小時以上,一半時間以上在等待醫生從某個重症病人身邊再度回來,因此瑞典一般民眾並不會隨意使用急診中心醫療資源。

4,電話預診1177

這對多數外國人來說是一個比較陌生的就醫途徑,當遇到不危及生命但需要專業醫療建議時,如高燒,咳嗽,便可撥打這電話,接診醫生會根據病人的描述給予具體照護及非處方籤用藥建議,病人再根據這些建議在家自我照護,用以緩解症狀。如果經過評估,醫生認為有轉診到專科的必要,他們也會儘快的為你安排就診時間。 (相關報導: 「你以後生病還是去廟裡喝符水吧!」正妹護理師霸氣飆罵,讓百萬人拍手叫好! 更多文章

總的來說,瑞典分級醫療的優勢在於護士已在第一線過濾掉非緊急性的病人,並將不同疾病層級的病人分散在不同醫療層級,如此便不會發生過多病人被擠壓同一段上班時間,或者同一個層級醫療系統之下。因此病人的就醫環境才可能良好,個人隱私也會得到很好的保護,而醫生和病人有充分的溝通時間,醫護人員也有適時短暫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