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持續數月的選戰喧囂後,台灣總統蔡英文11日創紀錄的得票數成功連任。密切觀察台灣選舉的專家們認為,這次選舉體現了台灣民眾對中國日益高漲的威權主義的譴責。
章家敦:台灣獨立理念的勝利
美國學者章家敦(Gordon Chang)在美國之音的電視節目上表示,中國主張台灣接受北京一國兩制方案,而選舉結果正是對中國的明顯拒絕。
他說:「人們可以看到這種模式在香港失敗了。台灣人民的反應很自然。那就是拒絕中國。因此,這不僅是蔡英文和民進黨的勝利,也是台灣獨立這個理念的勝利。」
觀察人士們指出,這次投票也表明北京的施壓行動會適得其反。近年來,中國不僅試圖在軍事上挑釁蔡英文政府,還在經濟上懲罰台灣,包括限制中國公民赴台旅遊。
日本東京大學中國問題專家松田康博在美國之音的電視節目上說,中國因素對台灣總統大選的影響很大,「中國所謂的『惠台政策』,其實主要還是為了中國本身的經濟發展。香港近日的狀況,更令許多台灣民眾對所謂一國兩制反感。」
松田康博:民進黨得到更多年輕人的支持
這次投票吸引了大批選民參加,成千上萬人專程從國外趕回投票。他們普遍認為,這次的選舉將決定台灣是否將延續民主自由的道路。
松田康博表示,競選造勢集會的狀況與開票結果不見得符合,民進黨得到了更多年輕人的支持,這些人不見得出席集會,這與世代差距有關。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在週六晚承認敗選,稱他已致電蔡英文表示祝賀。韓國瑜對支持者說:「我只能說我個人工作努力不夠,辜負大家對我的期待。」
台灣信民協會理事長黃清龍表示,韓國瑜到訪中聯辦以及對香港問題的表述逆反了民意和潮流。他預計,國民黨將對人事佈局做出調整,屆時甚至出現「內鬥」的局面。
參加美國之音電視節目的聖托馬斯大學國際研究中心教授葉耀元認為,未來四年國民黨面對的最大問題是如何爭取年輕一代的支持。他說:「在台灣要強調自己要認同兩岸同根同源的選民已經越來越少。」
陳永苗:中國不會做出損人不利己的行為
外界目前最關心的問題是,中國是否會改變策略,與蔡英文政府增加接觸,還是像北京一些鷹派所暗示的那樣,採取更強硬的行動。
中國憲政學者陳永苗在參加美國之音電視節目時說,他認為,因為沒有連任的壓力,蔡英文政府將維持現行兩岸立場,觸碰紅線的可能性較小;但是他說,若習近平尋求第三個任期,他需向外界證明在台灣問題上的進展。
不過,陳永苗也指出,中國不會做出損人不利己的行為。他說:「外交手段已經達到極致,降低台灣對大陸的依賴也是中國不願意看到的。」
葛來儀:中國不會對結果感到意外,可能重新考慮對台方針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亞洲事務顧問葛來儀(Bonnie Glaser)在參加位於華盛頓的駐美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舉辦的觀察選舉的活動期間說:「中國不會對結果感到意外,但可能會在一定程度重新考慮對台方針。」
她預計北京將加大對台北的軍事和外交壓力,但稱中國短期內不會對台灣採取冒險的軍事行動。 (相關報導: 台灣大選結果成香港強心針!觀選香港群眾:一定要來感受台灣民主 | 更多文章 )
蔡英文在勝選演講中承認台灣面臨的外部壓力,但她表示將繼續團結志同道合的國際盟友。在蔡英文的第一個任期內,中國說服了七個國家與台灣斷交轉而承認北京,台灣目前僅有15個邦交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