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直衝「2字頭」?匯銀人士說真話:央行面臨考驗,鐵腕死守「這價位」

匯銀人士觀察,目前市場對新台幣後續仍看升,央行維持匯率穩定的難度預計將持續存在。(資料照/林彥呈攝)
目錄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在經歷5月初一波劇烈升值後,走勢近期再度轉強。這波反彈不僅收復前期部分貶值幅度,更因市場持續存在的升值預期,讓中央銀行上週五(16日)不得不加大進場調節力度,試圖抑制市場氣氛並固守30.1元價位,最終收在30.172元。然而,匯銀人士觀察,目前市場對新台幣後續仍看升,央行維持匯率穩定的難度預計將持續存在。

市場預期壓力難消:貿易談判陰影揮之不去

根據工商時報報導,匯銀主管分析,儘管中央銀行多次公開澄清,美方並未對新台幣升值施壓,也強調台美貿易談判與匯率並無直接關聯,但市場普遍預期,在當前的貿易談判關鍵時刻,尤其在90天寬限期內,新台幣仍將呈現易升難貶的格局。這種強烈的升值預期難以完全化解,許多市場參與者依然對新台幣重返「2字頭」(意即跌破30元關卡)抱有期待。

從金融工具的價格也能看出端倪。一個月期的無本金交割遠期匯率(NDF)目前價位在29元附近震盪,且維持200多點的折價幅度。NDF的折價通常被視為市場預期未來匯率將升值的指標。雖然近期折價幅度較先前高點略有收斂,央行官員也曾表示期待市場預期能逐步消化,但當前數據顯示,升值預期基礎仍存。

央行謹慎應對:防堵「星星之火」引發拋匯潮

回顧5月上半月,新台幣在暴力升值後曾連續六個交易日走貶,累計下跌3.1角。但自14日起,新台幣又連續三天強勁反彈,累計升值達2.83角,幾乎抹去先前的跌幅。為了避免升值預期心理再度強烈形成,進而引發出口商的恐慌性美元賣壓(拋匯),中央銀行在上週五明顯增強了進場拋售新台幣、買入美元的調節力道。央行總裁楊金龍日前坦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顯示央行對於預期心理蔓延的擔憂,因此本波應對明顯較前一波升勢更為謹慎積極。

匯銀主管進一步分析,央行穩定匯率並非定錨特定價格,多數時候是在市場出現失序狀況時才出手。然而,經歷前一波升值導致的匯兌損失,讓出口商和壽險業者至今仍餘悸猶存。目前看來,央行明顯傾向於力守30.1元這個關鍵價位,短期內新台幣正處於「3字頭」的保衛戰階段。

新台幣獨強亞幣:外資匯入與廠商拋匯壓力交織

觀察5月以來主要亞洲貨幣的表現,截至16日,新台幣累計升值幅度高達6.11%,居主要亞幣之冠。緊追在後的是韓元,升值1.94%;其他如印尼盾、人民幣、星幣、馬來幣、泰銖、菲律賓披索的升值幅度介於0.38%至0.97%之間。值得注意的是,同期僅有日圓呈現貶值,累計下跌1.68%。

新台幣在亞幣中一枝獨秀。匯銀主管強調,與5月初的單純恐慌性升值氛圍不同,這波新台幣走強是建立在整體亞幣對美元升值的背景之上,主要動能來自於外資的持續匯入。儘管如此,廠商端的拋匯壓力仍是一大挑戰。出口商目前手中握有大量美元部位,隨著結匯需求浮現,拋售美元換回新台幣的壓力一波接一波,尤其進入下半個月,這種來自實質面的拋匯壓力可能加重,這對中央銀行而言,將是穩定匯率、對抗升值預期的重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