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世瑛觀點:今夏斷電誰得利?

筆者認為,缺電不僅衝擊民生與產業,亦暴露國安弱點。除中國軍演劍指天然氣設施外,美方則可能趁機推銷小型核電與能源設備、促半導體外移。(資料照,柯承惠攝)

上月西、葡大停電,殷鑑不遠。本月核三廠又即將除役。就在「非核家園」實現進入倒數時刻,前日高雄突發生大規模跳電。看來不待夏暑高溫來臨,國內已籠罩在斷電、停電的陰影當中。自然對絕大多數民眾與廠商而言,斷電、停電有如噩夢。對一干信誓旦旦、保證供電無虞的綠營政客,也是一次信賴挑戰。然而不諱言說,對於台灣缺電窘況,恐仍有不少人能從中得利,並暗自竊喜:

首先,我想到的是對岸共軍。其近日舉行的多軍種聯合演習,劍指高雄永安天然氣接收站,顯見我方高度仰賴外購航運、脆弱、不具韌性的電力能源體系,在解放軍眼中,早已構成國軍防衛台海的一大軟肋。

其次當屬美國川普政府。倘台灣真面臨「無電可用」困境,一來老美正好可以此為藉口,施壓我方加速轉移晶圓廠與半導體供應鏈,助其達成「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的目標;二來眾知美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長谷立言業喊話表示可幫台灣引進核能新興技術,例如小型模組反應爐(SMR),也樂於助台解決核廢問題。故藉機賣核電設備,可能將是未來平衡台、美貿易逆差的工具之一。加上我方已購與承諾增購的大量發電用天然氣(參考拙著《廢核加三接,最終誰獲利?》,刊登2021/4/8《聯合報》A13版),核能、天然氣兩頭獲利,美方或因此賺的盆滿缽盈,成為台灣缺電危機下的最大受益者。

 再次觀察攸關電網穩定性的台股重電族群,例如華城、亞力、中興電等公司,近日或受惠於缺電預期心理,不約而同的股價上漲、成交爆量。另據台灣議題研究中心(TPOC)分析輿情資料,這段期間關於「台電」的討論,多數國民表達了對能源政策與補助的疑慮及不信任,其中廿一.五%的聲量留言認為「政府補助台電涉及圖利綠能業者」。況在堅持「廢核」與過度崇拜再生能源的政策指導下,缺電事件必然導致擴編補助、加快嚴重延宕的光電、風電建置,呼聲再起。從而投資經營相關業務的「綠友友們」,想當然耳,也能跟進賺大錢。

最後,若屆時一片漆黑,預料那些街上賣蠟燭、手電筒、緊急發電機的,應該也能發一筆小財吧。 (相關報導: 起風了?台電千億撥補案聲量暴增 風向吹往圖利綠能、能源政策錯誤 更多文章

*作者為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