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ETF兩天暴跌10%!滿手套牢該停損?謝富旭提醒:小心這3大未爆彈

美債ETF兩天暴跌10%!滿手套牢該停損?謝富旭提醒:小心這3大風險。(美聯社)

近期台幣持續升值,對美元匯率從高點回落,引發市場廣泛關注。與此同時,美債ETF出現大幅回調,不少投資人擔憂外幣資產的價值下跌。然而,這樣的市場波動,真的是危機還是機會?存股總編輯謝富旭在《下班經濟學》中,從台幣升值、美債下跌到個人資產配置,全面剖析這波市場震盪的背後原因,並提供具體的投資布局策略。

台幣升值背後的驅動因素

雖然台幣升值對出口企業構成一定壓力,但歷史數據顯示,這並不代表經濟一定會走弱。根據過去三次主要升值階段的數據,台灣GDP在升值期間仍然穩步成長:

▪️2009-2010年:新台幣從34.9升值至28.7,同期GDP增長18.6%,台股上漲近50%。▪️2016-2018年:新台幣從33升值至29.2,GDP增長4.2%,台股上漲16.9%。▪️2020-2022年:新台幣從31.5升值至27.7,GDP增長5.3%,台股上漲45.4%。

這些數據說明,即便在匯率快速升值的環境下,只要經濟基本面穩健,企業持續創新,股市仍有不錯的表現。正如謝富旭所說,匯率只是影響企業盈利的一個因素,真正的關鍵在於企業的產品力、競爭力與經營能力。

美債ETF的波動風險

近期美債ETF的大跌,也成為市場熱議焦點。由於新台幣強勢升值,持有美元資產的投資人面臨雙重壓力——匯率貶值與價格下跌。例如,近期美債ETF一度單日重挫7%,兩天內更跌超過10%,讓不少追求穩定收益的投資者感到不安。

如何判斷美元資產的配置比例?

謝富旭建議,計算美元資產在整體投資組合中的占比,如果美元定存與美債ETF的總價值佔整體流動資產超過10%,這部分可視為投資;反之,若比例低於10%,則應視為理財部位。

謝富旭指出,匯率雖然是一個關鍵變數,但絕非決定競爭力的唯一因素。真正能支撐企業長期成長的是產品力、創新能力與市場佔有率。

危機中的好機會

台幣升值對市場帶來的不只是壓力,也可能是企業轉型、投資者重新布局的契機。關鍵在於如何分辨短期波動與長期趨勢,並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制定靈活的投資策略。 (相關報導: 全球股市短期反彈好機會?一口氣看懂 Q2 量化總經報告,小心你正踩入熊市陷阱 更多文章

更多投資觀點與策略,請持續關注《下班經濟學》讓主持人謝哲青、路怡珍、存股總編謝富旭,教你抓住這波反彈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