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汗責任額金融機構是哪些?金管會:涉及10券商9投信1銀行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13日表示,新募ETF與共同基金責任額檢舉案件,銷售端涉及10家券商9家投信。(取自金管會記者會)

網路上發起新募集ETF與共同基金責任額檢舉活動,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與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今(13)日表示,金管會上周以來至昨日共收到100多封陳情信,檢舉的員工分別任職於10家證券公司、9家投信公司及1家銀行,但未揭露這20家扮演銷售角色的金融機構名稱。

金管會今日傍晚舉行例行記者會,針對金融機構員工在社群平台發起的「#終結IPO制度暴力」及「一人一信救自己」等活動,黃厚銘表示,金管會為避免銀行與券商基於拓展業務而不當銷售金融商品,已經督導銀行與券商應針對KYC(認識客戶)、KYP(認識產品)及商品適合度與銷售行為,建立相關的控管機制,並要求業務人員的酬金制度必須綜合考量財務指標及非財務指標等因素,個案爭議已洽請金融機構與券商公會提出說明瞭解中。

黃厚銘說,現行規定已經嚴格要求銀行、券商,銷售商品時應做好KYC、KYP,有關酬金制度不能只看銷售狀況,要考慮非財務指標,為何這次發生這樣情形,需要時間瞭解,已經請金融機構與券商公會瞭解後提出說明。銷售機構包括銀行與券商,券商大小規模差異很大,證期局一般都請券商公會協助。

酬金制度不能只看業績,須考量非財務指標

黃厚銘說,所謂財務指標,主要指銷售績效;非財務指標則包括:法令遵循情形、是否產生糾紛、處理糾紛情況、收到的陳情情況。侯立洋也說,銀行的部分類似,財務面包括銷售多少,非財務面包括法令遵循、有無客訴與糾紛。

黃厚銘指出,證期局上周以來至昨天共收到100多封電子郵件陳情信,陳情者分別任職於10家證券公司與9家投信公司,大部分的陳情事項雷同。證期局已經緊急請券商公會瞭解情況,券商公會處理需要時間。

侯立洋說,銀行部分,目前好像只收到1家銀行的員工來信。銀行局已針對銀行是否要求理專推介特定商品給客戶,以及是否落實KYC、KYP、商品適合度、風險屬性等等,進一步瞭解當中。 (相關報導: 台幣升10%淨值掉8千億 壽險業向金管會要糖說帖曝光 更多文章

媒體問陳情信多久內須回覆?黃厚銘表示,證期局針對電子郵件陳情信,原則上7天內會回覆,但此案較為特殊,查核需要時間。侯立洋也說,根據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處理人民陳情案件要點,一般30天內須回覆,需要時可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