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你不點頭。壽險業者透露,針對新台幣對美元急升導致壽險業清償能力弱化之事,壽險公會已擬好說帖,要求各會員公司本周四(15日)下午5時前填復意見,以利後續呈報金管會。說帖中提到,新台幣對美元升值10%,壽險業淨值將減少約8000億元、跌幅逾30%。 根據壽險公會說帖,我國壽險業2024年底國外投資總額約新台幣23兆元,扣除避險部位後,匯率暴險部位約6兆元,加計近年投資新台幣計價的國際債券ETF金額,實質淨暴險部位約7.8兆元,包括:國外權益類資產1兆6177億元、國外固定收益類未避險資產4兆3885億元、新台幣債券ETF資產 1兆7572億元。
去年底實質淨暴險7.8兆,台幣升10%淨值將跌逾30%
由於壽險業持續增加國外投資及新台幣債券ETF,以目前情況估算,新台幣對美元升值10%,2024年底實質淨暴險部位已達約7.8兆元的壽險業,整體淨值將減少約8000億元。另據金管會最新統計,我國壽險業今年3月底淨值2兆4172億元,淨值減少8000億元,等於整體壽險業淨值下跌逾3成達33%。
說帖中提到,我國壽險業2024年底淨值比(淨值除以資產)為7.6%,新台幣若升值10%,用2024年底數字試算,壽險業的淨值比將降至5.5%;新台幣若升值20%,壽險業的淨值比將會拉警報,一舉降至3.2%。換言之,屆時離法規下限3%僅一步之遙。
RBC的分子與分母,都改用半年日均價
壽險公會將向金管會具體建議,今年6月底與12月底的RBC(保險業資本適足率)填報,仿照股票採半年日均價的概念,讓匯率的評價,改用半年日均價,而非目前6月或12月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來計算。
匯率評價改用半年日均價,RBC的分子(自有資本)與分母(風險資本)要同步實施,分子的自有資本用半年日均價來計算,分母的風險部位與資金運用收益率也要用半年日均價來調整。 (相關報導: 壽險業4月匯損最嚴重 南山單月虧90.9億 | 更多文章 )
壽險業者指出,長期來講,匯率具有均數回歸的特性,仍會回歸經濟基本面與市場供需,新台幣短期急升產生的評價損失,對講究長期經營的壽險業並不具備實質性。相信金管會會察納雅言、謀取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