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保單扣押4-1》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兩年來逾百萬保單被扣押 法院疲於奔命、債務人快沒命

債權人聲請強制執行案件暴增,台北地院民事執行處辦公室堆滿檔案卷宗。(謝錦芳攝)

最高法院大法庭2022年底作出第897號歷史性裁定,壽險保單可強制執行,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兩年來,全國被扣押保單逾百萬件,非常驚人。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發現,「這波債務人有高齡化趨勢,保單被強制執行,簡直要他們的命!」

最高法院第897號裁定,壽險保單金錢債權可強制執行,推翻了過去地院與高院多數見解。銀行、租賃公司與資產管理公司見獵心喜,把倉庫裡許多封箱已久的債權憑證找出來,向法院聲請強制執行。對這些法人機構而言,每多討回一筆債權,就多增加一筆收益,這是他們的業績。

壽險公會:法院函查人次居高不下

據金管會統計,自2023年1月至2024年9月,共有92.8萬件保單被扣押,等於一年有53萬件被扣押,平均每月4.4萬件,兩年來全國有逾百萬件保單被扣押,非常驚人。

台灣人喜歡買保險,幾乎人人都有保單。過去兩年來,中華民國壽險公會接獲法院函查債務人投保情形,自2022年的3500人次,暴增為2024年的57.3萬人次;自2022年迄今,法院函查總計逾74萬人次。今年1月也有4.15萬人次,2月更是創下5.75萬人次的單月新高。

20250306-e401_02-壽險公會受理法院函查債務人保單爆量
 

中華民國壽險公會副秘書長金憶惠指出,法院函查人次居高不下,「我們就是一直很納悶,為什麼一直到現在,長期來講還沒有呈現下降的趨勢?」尤其是,司法院在金管會協助下,去年7月1日已經實施「法院辦理人壽保險契約金錢債權強制執行原則」,明白規定,壽險主約附加的健康險與傷害險附約,不可以被查扣終止契約,而且,壽險公會去年9月開始,已經只提供債務人的壽險投保資料給法院,其他三個險種(健康險、傷害險、年金險)不再提供給法院了,但每月函查人次竟然又創下新高。

三大重災區:台北地院、壽險公會、壽險公司法務與保全部門

欠債的原因百百種。金憶惠分析,有些可能因生計所迫,有些是經濟能力有問題,無法取得資金;有些可能找不到工作或工作不順利,或者以債養債。有人過度擴張自己的信用,例如,有些年輕人明明沒有收入,就是要買雙B名車,買了之後,付不出錢來,車子就被拖走了。有些人沒有辦法在銀行借到錢,於是以交易買賣的方式向租賃公司借錢,必須付出很高的利率,最後繳不出利息。

20230601-壽險公會示意圖。(陳思明攝)
壽險公會去年9月開始,只提供債務人的壽險投保資料給法院,其他三個險種(健康險、傷害險、年金險)不再提供,但每月函查人次竟然又創下新高。(資料照,陳思明攝)

究竟是哪些人來討債?金憶惠指出,台北地方法院曾經統計債權人聲請強制執行案件,該院自2023年5月1日至2024年4月30日透過系統查詢投保紀錄的情形,數字顯示,銀行(包含其委託資產管理公司作業)聲請強制執行案件占近70%,租賃公司及資產管理公司占近30%,顯示自然人為債權人的比率微乎其微,此與壽險公會這邊函查的債權人,印象中超過4成是銀行,租賃公司與資產管理公司也有4成多,合計超過9成的情況不謀而合。(延伸閱讀:金憶惠觀點 (相關報導: 保單扣押4-2》被扣保單10件有7件是健康、傷害險 金管會、司法院緊急補破網 更多文章

20250310-e405_01-新聞辭典:大法庭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最高法院大法庭作出第897號裁定後,保單強制執行案件暴增,台北地院、壽險公會與壽險公司的法務與保全部門成為三大重災區,同時引發亂象。由於配套不足,所有案件集中於台北地院,民事執行處人力短缺,幾乎快癱瘓。其次,法院第一線執行人員有些對保險商品內容不熟悉,有不同執行結果。而且,這波債務人高齡化,最需要保險保障的時候,他們的健康險與傷害險卻被扣押,引爆民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