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管法三讀,核三2號機有望續命?賴清德提3前提:不可能未經審核就延役

民進黨黨主席、總統賴清德今在中執會表示,就算依照新通過的《核管法》規定,核三廠2號機也不可能在未經實質審核下直接延役。(資料照,民進黨提供)

民進黨今(14)日舉行中執會,針對《核管法》修法三讀通過,民進黨發言人吳崢轉述,黨主席、總統賴清德表示,就算依照新通過的《核管法》規定,核三廠2號機也不可能在未經實質審核下,「直接延役」,甚至「立刻重啟」,政府一貫的立場是,不會排除任何有助於淨零的方案和討論,對未來新的、先進的核能技術,也都抱持開放態度,但是任何的政策變更,都必須要滿足「核安無虞」、「核廢有解」,以及「社會共識」三個重要的前提,才有繼續進行的可能,

據轉述,賴清德指出,台灣將正式走入「非核家園」的時代,「非核家園」的逐步落實,有國際事件及國內民主運動的相互影響,例如1979年的三哩島事件、1986年的車諾比事件、2011年的福島事件,在不同的時期,台灣不斷透過社會對話與公民運動,讓「非核家園」不只一次形成朝野共識。

賴清德說,2002年還在當立委時,就跟同黨立委賴勁麟提案制定《環境基本法》,當時雖然民進黨是中央執政,但在國會並非多數,他們在朝野共識下完成立法,在《環境基本法》第23條,將「非核家園」明定入法,成為國家的法定政策目標,2013年的309廢核大遊行,北中南東匯聚了超過20萬人走上街頭,高喊「終結核四、核電歸零」,在台灣反核主流民意高漲下,終於在2014年,當時的總統馬英九、行政院長江宜樺,宣布將核四封存。

核三2號機除役進入非核家園 賴清德:大型燃氣機組接棒發電

另外,賴清德表示,世界各國對於核電,無論是「終止」、「延役」或「重啟」,都是經過嚴謹的科學驗證程序,歷經社會充分的共識,甚至還編列龐大預算支應,但昨天立法院通過《核管法》修法,就算依照新通過的《核管法》規定,核三廠2號機也不可能在未經實質審核下,「直接延役」,甚至「立刻重啟」。

賴清德強調,能源安全就是國家安全,政府當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持續穩定供電、開發多元綠能,即便核三廠2號機除役後,今年將有大潭7號機、興達新1號、2號機及台中新1號機等的大型燃氣機組上線,總裝置容量達到480萬瓩,遠大於核三2號機95萬瓩,是足足5倍之多,另外,這幾年來的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比例提升,以及抽蓄水力及負載管理等調度手段,可確保穩定供電。  (相關報導: 川普突喊「和平統一」嚇壞賴政府?旅美學者曝內幕:他根本沒把台灣放心上 更多文章

賴清德說,對於核能議題,政府一貫的立場是,不會排除任何有助於淨零的方案和討論,對未來新的、先進的核能技術,也都抱持開放態度,但是任何的政策變更,都必須要滿足「核安無虞」、「核廢有解」,以及「社會共識」三個重要的前提,才有繼續進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