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出席眾議院聽證會時表示,加密貨幣正快速崛起,被視為支撐美元全球主導地位的一項關鍵創新,並預測其在未來幾年內有望創造近2兆美元(約新台幣60兆)的美債需求,他指出,這對於目前國債拍賣認購率偏低的情況來說,是前所未見的新契機。
穩定幣資產飆升,撐起國債新需求?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貝森特在美國時間5月7日出席聽證會時特別提到,以穩定幣為主的加密資產對美債的需求正快速攀升,根據摩根大通統計,截至2024年底,已有約1140億美元(約新台幣3.4兆元)的美國國債作為穩定幣儲備資產,雖然目前占整體流通債券不到2%,但增長速度還是令人驚艷。
貝森特認為,這種趨勢不僅有助於緩解近期主力交易商參與意願低迷的壓力,也可能成為未來國債穩定性的關鍵支出,他透露,目前包括聯準會在內的三大金融監管機構,已經將調整補充槓桿率(SLR)納入優先議程,以解決銀行參與拍債時面臨的資產負債表限制問題。
財政部信心喊話,強調有工具穩住債市
本次聽證會上,貝森特針對外界對美債市場健康度的憂慮以及拋售潮做出回應,表示財政部擁有強大的金融商品工具箱,足以應對任何市場動盪,並強調聯準會同樣具備應變能力。 (相關報導: 美國媒體為何緊盯「台幣狂飆」?這1產業蒸發2兆衝上國際頭條 淪為美債冤大頭 | 更多文章 )
此外,川普政府近期也宣布成立「加密貨幣戰略儲備」機制,隨著此政策聲明釋出,比特幣價格應聲飆升,重返10萬美元(約新台幣300萬元)大關,創下近3個月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