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各界關注的《民營經濟促進法》(以下簡稱「該法」)將於520上路,這個日子也是賴清德執政滿一週年之際,此前綠營聲稱台商對大陸投資比例在逐年下降,但是從現實情況來看,似乎並不是那回事。該法除了對大陸民企有幫助外,在此前的報導中也提到對台企台商也有很大的幫助。
8日上午大陸司法部、全國工商聯、國家金融管理局、國家發改委和大陸全國人大法工委幾個部門召開聯合記者會,向外界解釋和說明該法實施後的主要問題。
輿論監督有眉頭 具體實施看地方何作為
大陸司法部副部長王振江在上午的記者會上介紹說「在行政執法違法行為投訴舉報處理機制方面,要求要及時受理,並依法處理涉企行政執法投訴舉報;司法行政機關建立行政執法監督企業聯繫點,及時聽取各類經營主體對涉企行政執法的意見建議;並推行行政執法監督員制度,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專家學者、律師、新聞工作者等參與監督」。
這不是第一次由大陸政府層次出面邀請所謂「輿論監督」的做法,但是從以往的案例來看,不少地方黨政部門在執行上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擺爛」現象。尤其是在大陸各地紛紛入夏之際,夜市、年輕人靠擺攤當副業賺錢所引發的市容市貌問題也是成為管理者與經營者相互矛盾的問題。據觀察,先前大陸北方多地對於這類事件行政違法現象居多,而後又南方部分地區如廣西、廣東等地又有冒頭之勢。

王振江還提到,在規範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方面,由大陸司法部與地方各級司法行政機關負責,督促各地區、各部門加大對行政執法違法行為查處力度,加強問題查糾整改。將建立完善涉企行政執法監督長效機制,研究起草行政執法監督條例。針對行政執法中的共性問題,進一步健全行政執法監督體制機制、監督程序和責任體系。
過去一段時間,「遠洋捕撈」執法成為中國民企一大頭疼的問題,雖然有些地方政府出台相關保護性措施,但是止不住那些經濟較為欠發達的黨政部門採取「曲線執法」的方式,對民企變相盤剝。雖然此次該法明確對這類事情作出更加強硬的規定,對於地方去執行的標準上也是參差不齊。
「平等、公正」成發佈會頻現字眼 成效如何還需看地方黨政態度
大陸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鄭備表示,蔣持續強調「公平參與市場競爭方面,法律規定,國家實行全國統一的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保障「非禁即入」;平等使用生產要素方面,法律規定,國家保障民營經濟組織依法平等使用資金、技術、人力資源、數據、土地等要素和公共服務資源,做到「一視同仁」;同等受到法律保護方面,法律規定,民營經濟組織及其經營者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經營自主權等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強調「不得侵犯」。」
先前,大陸政府曾出台《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行動綱要,對於規範民企執法行為的作出過相應標準,但是在該綱要實施近一個月以來,曾經發生的問題還是依舊發生。 (相關報導: 北京觀察》中美貿易談判前 大陸央行放經濟大招「打預備戰」 釋出兆元流動刺激經濟 | 更多文章 )
如此來看,官方對民企的態度的也是反復無常,導致民企對政府的公信力卻表現出直線下滑的態勢。有中國民間學者指出,此法的頒布除從行政層面作出規定外,真正還要靠具體執法單位如何去「依法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