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長史考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6日在國會公開表示,自從美國總統川普上月實施新一輪全面關稅政策以來,華府尚未與北京方面就貿易問題展開任何形式的談判。這項說法顯然與川普稍早接受《時代》雜誌訪問時所聲稱的「中美已積極展開談判」的說法相左,為外界對當前美中經貿關係投下新的不確定陰影。
貝森特在眾議院撥款委員會金融服務與一般政府小組的聽證會上明確指出,美國目前擁有18個主要貿易夥伴,其中已有17個與華府展開不同程度的談判,目標在於重建或調整現行的雙邊貿易協議,但中國不在名單之中。自4月2日川普宣布實施「對等關稅」以來,美國已就此與多國進行磋商,儘管為緩和局勢提供了90天的過渡期,基本關稅仍維持在10%。針對鋼鐵與鋁的特定進口項目,美國採取25%的高關稅,而針對中國的多項商品進口則課徵高達145%的關稅,反映出美國政府對中國的立場明顯強硬。
美國逆差金額有97%至98%集中於15個國家
在回應俄亥俄州共和黨籍眾議員大衛.喬伊斯的提問時,貝森特重申,美方目前未就任何與中國的貿易議題進行對話。他表示,美國對外經濟策略的主要方向是降低不公平關稅、拆除非關稅壁壘,並針對貨幣政策、勞動環境以及政府補貼等問題尋求有利條件。他指出,雖然中國仍未與美方接觸,但其他主要貿易國家已開始釋出善意,美國也正在逐步完成協議重談。
在聽證會上,貝森特亦提及美國與多國之間的貿易逆差問題。根據他援引的最新數據,美國高達1405億美元的貿易逆差中,有97%至98%集中於15個國家,其中大多為與美國有密切貿易關係的夥伴。他強調這些國家的協商進展良好,部分甚至已經接近達成協議。他預期最快在本周內就可能宣布與若干最大貿易夥伴達成協議的消息,並透露這些國家所提出的條件「非常優渥」。
貝森特進一步表示,雖然川普總統實施的關稅對美國的貿易夥伴造成衝擊,但也突顯了這些國家設下的關稅與非關稅壁壘。
「他們主動提出很好的條件。我想說的是,在與其中一些國家的談判中,他們可能不喜歡川普總統設下的關稅壁壘。但他們自己也有關稅,所以如果關稅這麼糟糕,為什麼他們也喜歡用?更隱晦的是,從實際情況和學術研究來看,非關稅壁壘才是問題。」貝森特說:「我預期我們可以大幅降低被收取的關稅,以及非關稅壁壘、貨幣操縱、勞動力和資本投資補貼等問題。這些談判進展非常順利。」
對於未來的貿易架構,貝森特指出,美方仍保持彈性,可能以雙邊協議為主,也不排除多邊安排的可能性。他表示,若在年底前未能完成至少8成至9成的談判進程,他將感到意外,顯示川普政府對目前重談協議的進度頗具信心。
這場關於關稅與貿易重整的公開說明,除為外界提供美國對外經濟政策方向的進一步線索,也突顯出中美兩大經濟體在新一輪政策較勁中的緊張與隔閡。隨著川普政府貿易政策進入實質談判階段,中國被排除於會談之外的事實,可能意味著美中貿易戰未來仍將延燒。
責任編輯:許詠翔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