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舊帳?美財政部長:美中貿易談判將納入中國違約紀錄考量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指出若啟動新一輪與中國的貿易談判,將會把中國未履行2020年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事實納入考量。(資料照,美聯社)

美國財政部長史考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29日公開表示,川普政府若啟動新一輪與中國的貿易談判,將會把中國未履行2020年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事實納入考量。他指出,當前的貿易政策不能忽略過去的失信紀錄,並暗示將重新檢視舊協議作為新談判的基礎。

2020年1月,美中兩國簽署了被視為貿易戰休兵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當時中國承諾在兩年內額外進口總值20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涵蓋製造業、農產品、能源與服務業等領域。然而,根據後續數據顯示,中國未能履行此項協議,其實際進口數量不僅未達標,甚至未回升至2017年美中貿易衝突前的水平。除貿易數字外,中方在技術壁壘、智慧財產權保護與技術轉讓等方面的承諾,也遭外界質疑落實情況有限。

拜登政府未強制中國履行採購義務

貝森特強調,未來若重新啟動談判,川普政府不會忽略中方過往的履約表現。他說:「我們得考慮他們沒遵守第一階段協議的事實。我很有興趣地注意到,拜登政府雖然維持關稅,但並未強制中國履行採購義務。」

目前川普政府已針對中國輸美商品大幅調升關稅,部分稅率甚至超過145%,中國則以徵收125%報復性關稅反制,導致雙邊貿易進一步緊張。貝森特坦言,儘管高關稅為談判創造槓桿,但並非長久之計。他指出:「這些高關稅無法持續。我相信美國買家已提前下了大量訂單,中國工廠正面臨關閉壓力,若局勢持續,恐引發大規模裁員。」

針對未來美中貿易政策的方向,貝森特表示,美方將更強調「經濟安全就是國家安全」的原則。他以新冠疫情期間的供應鏈斷裂為例,指出藥品、半導體、鋼鐵等戰略物資的短缺暴露出美國對外依賴過高的結構性問題。他說:「我認為美國人當時對供應鏈的脆弱性感到震驚,這也是我們未來幾年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強化供應鏈韌性。」

中國對美出口約為美國對中出口的5倍

儘管外界關注是否將恢復與中國的關稅談判,貝森特則明言此事仍須由總統親自拍板。他表示:「川普總統將親自參與所有貿易談判,是否進行協議,何時宣布,都取決於他的決定。」

目前中國仍是美國的三大貿易夥伴之一,但根據貝森特指出的數據,中國對美出口約為美國對中出口的5倍,使其在貿易摩擦中承擔更大壓力。他強調,這樣的逆差格局亦是美方施壓的著力點。未來美中經貿關係將如何演變,仍有賴川普政府的談判戰略與中方回應態度。

責任編輯:許詠翔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