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二大、價值5.1億美元的和解 瑞士信貸承認協助美國好野人隱瞞資產

瑞士信貸與美國司法部達成和解,必須繳納5.1億美元罰金。(資料照,美聯社)

瑞士信貸服務公司(Credit Suisse Services AG)與美國司法部達成史上第二大金融機構逃稅和解協議,將支付超過5.1億美元罰款,承認協助美國富裕客戶隱匿海外資產多達40億美元,規避美國稅務申報義務。此案揭露銀行業界長期以來的跨國稅務規避問題,並凸顯監管機構對金融透明度的持續關注。

根據美國司法部(DOJ)5日公布的詳細調查結果,從2010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間,瑞士信貸服務公司系統性地與其員工、美國客戶及其他相關人士共謀,協助美國納稅人隱藏他們在該銀行的資產和資金的實際所有權與控制權。這種安排使許多極度富有的美國客戶得以維持「未申報」的海外帳戶,並有效規避向美國國稅局(IRS)申報這些資產的法定義務。

違反2014年認罪協議

司法部發言人詳細指出,該銀行向這些高淨值客戶提供了專門的「海外私人銀行服務」,這些服務的設計實質上便利了向國稅局隱匿資產的行為,並助長這些客戶「持續未能提交外國銀行和金融帳戶報告(FBARs)」,這是美國法律要求所有擁有海外金融帳戶的美國納稅人必須履行的義務。

此次和解協議的特別之處在於,瑞士信貸的這些行為違反了該機構先前在2014年與美國當局達成的認罪協議。那次,瑞士信貸成為20年來首家承認美國刑事指控的大型銀行,並同意支付高達25億美元的罰款,以解決類似的協助美國公民逃稅指控。

然而,美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在2023年的調查顯示,瑞士信貸實際上違反了2014年的協議條款,繼續為客戶提供逃稅便利,向美國政府隱藏總計超過7億美元的應稅資產。

瑞銀聲明沒參與瑞士信貸不當行為

本次司法部的調查特別聚焦於2014年至2023年6月期間在瑞士信貸新加坡分行持有的未申報帳戶。根據司法部的文件,這些帳戶總值超過20億美元,都屬於美國納稅人所有,但卻未向美國稅務機關適當申報。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違規行為的發現得益於瑞銀集團的「自願披露」。瑞銀在2023年收購瑞士信貸後,主動向司法部提供了關於這些「顯然未申報的美國帳戶」的詳細資訊,這一舉動可能有助於緩和對合併後實體的處罰。

對於此次和解,瑞銀在官方聲明中強調:「瑞銀並未參與相關的不當行為,並且對逃稅行為採取零容忍的態度。透過這項解決方案,瑞銀很高興能夠解決瑞士信貸遺留下來的另一個問題,這符合瑞銀以公平和平衡的方式,並為了所有利害關係人的利益,加速解決遺留問題的意圖。」

作為認罪和不起訴協議的一部分,瑞士信貸服務公司及其現所有者瑞銀已承諾將持續配合「正在進行的調查」,並提供任何未來可能發現的關於美國帳戶的進一步資訊。這表明司法部可能仍在調查其他涉及海外稅務規避的金融機構或個人。

全球最大的金融機構也必須遵守各國稅法

此次對瑞士信貸的巨額罰款,代表了全球監管機構對銀行業稅務透明度要求的持續加強。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各國政府已加大對離岸銀行業務的監管力度,特別是那些可能被用於逃稅或其他金融犯罪的業務。

瑞士信貸已正式承認一項共謀協助和教唆準備虛假所得稅申報表的罪名,這種明確的刑事認罪,對整個金融行業發出了強烈的警示信號,表明即使是全球最大的金融機構也必須遵守各國稅法。

這次和解發生在瑞銀於2023年3月宣布收購瑞士信貸之後。當時瑞士信貸正面臨可能倒閉的嚴重財務危機,瑞銀的收購被視為避免更廣泛金融動盪的必要措施。如今,瑞銀面臨著不僅要整合這家競爭對手的業務,還要清理其遺留下來的法律和監管問題的挑戰。

專家預計,隨著全球稅務資訊自動交換機制的擴大實施,以及各國政府之間的合作加強,未來類似的跨境稅務違規行為將越來越難以實施,全球金融透明度標準也將繼續提高。

責任編輯:許詠翔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