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最新命令顯示,已下令要求南韓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及其駐紮當地的高階管理人員,必須在近期支付高達6.01億美元(約新台幣198.8億元)的補稅與罰款,該命令指控、這家跨國大財團,涉嫌在進口關鍵電信設備時逃避關稅。這也是印度國內,近幾年來最大規模的稅務追繳案件之一。這張罰單對三星有多沉重,三星2024年度在印度市場獲得9.55億美元(約新台幣316億元)淨利,一旦確定必須補繳,幾乎等一整年做白工。
《路透》(Reuters)報導指出,三星電子被印度認定逃稅,主要是在進口關鍵傳輸零件時,將零件登記在「錯誤分類」,藉此躲避10%至20%的關稅,這個情況並不是第一次發生,早在2023年就曾接獲印度海關與稅務機構發文警告。但三星似乎不是設法解決或主動補繳,反倒試圖說服對方「放棄追查」,強調這類零組件不應徵收進口關稅,可海關始終沒有接納三星的說法或解釋。
India has ordered Samsung and its executives in the country to pay $601 million in back taxes and penalties for dodging tariffs on import of key telecoms equipment, a government order showshttps://t.co/wse7Ktg9SR pic.twitter.com/8WWSwPjgb9
— TRT World (@trtworld) March 25, 2025
更讓外界傻眼的是,這批登記在錯誤分類、沒有繳納關稅的零件,在入關之後並不是交給三星自家生產線使用,而是轉售給印度億萬富翁安巴尼(Mukesh Ambani)旗下的電信巨頭信實Jio(Reliance Jio),讓三星能額外多賺一筆收入。印度海關官員巴賈吉(Sonal Bajaj)在命令文件中明確表示,三星違反印度現行法律,「明知故犯地向海關提交虛假文件,藉此矇混取得通關」。命令中還嚴厲指責這家跨國巨頭,為了獲取最大利潤、對印度政府實施詐欺,違反商業道德與產業標準。
引述印度當地媒體,新德里針對三星的調查,最早始於2021年,當時稅務稽查小組對其位在孟買(Mumbai)與新德里(New Delhi)郊區古爾岡(Gurugram)辦公室進行突襲檢查,同時扣押大量內部文件、電子郵件與部分電子設備,也帶回多名高層主管進行審訊。

而三星引發稅務爭議的核心,是他們進口一種名為「遠端無線電頭」(Remote Radio Head),這是一種用於行動寬頻網路基地台的技術設備,主要提升既有訊號傳輸效率,並更容易擴大基地台網路覆蓋率,被印度政府視為是4G電信系統「最重要」的零組件之一。印度海關追查後發現,打從2018開始至2021年,三星從韓國與越南兩地大量進口,總價值7.84億美元(約新台幣259.4億元)的關鍵零件,而且從未支付任何關稅。
印度政府認為,該零件安裝在電波塔與基地台上,主要負責訊號傳輸,因此應適用海關規定,進口必須繳納關稅。然而,看在三星眼中卻完全不同意,不只堅持自己的觀點,還拿出四份專家意見來捍衛主張,強調該零件並未執行收發器(transceiver)功能,因被分類在免稅進口範圍。面對三星的反駁,印度稅務機關拿出2020年的往來信函,三星自己對政府描述,這款零件就是「一種能夠發射訊號的裝置」,他們其實非常清楚、這些零件的正確分類,只不過就是不想繳交關稅。
前文提及的6.01億美元(約新台幣198.8億元),是分別兩大部份:一部分是三星5.2億美元(約新台幣172億元)的補稅金額與100%附加罰款;另外一部分則是針對企業高層的罰款,命令中點名7位印度分公司高層,包含財務長、網路部門副總裁、財務總經理等相關決策人員,合計開出一張8100萬美元(約新台幣26.8億元)的罰單。

隨著相關議題在當地媒體引發熱議,三星稍早也發出聲明表示,「爭議涉及海關對產品分類的解釋,強調公司絕對遵守印度法律,「我們正在評估可用的法律選項,以確保我們的權益得到充分保障。」至於印度海關及財政部,第一時間並未做出回應,而身為爭議當事人之一的信實Jio(Reliance Jio)也未做出回應。 (相關報導: 南韓首富換人做!天價遺產稅與業績壓垮三星少主,「財閥幼子」趙正鎬登頂寶座 | 更多文章 )
而在三星被點名補稅前,德國老牌車廠福斯(Volkswagen)是另一個因為關稅與印度政府槓上的外資大企業,雙方目前仍處於法律訴訟階段。福斯不滿印度政府稱該公司利用錯誤分類,大量進行汽車零件而躲避關稅,要求他們交納一筆高達14億美元(約新台幣463.2億元)的驚人補稅帳單,同時矢口否認集團有任何不法行為。隨著兩大指標跨國企業被點名,也導致愈來愈多在印度發展的外資企業,開始對該國稅務環境感到憂慮與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