禿鷹來了?台幣升值只是煙霧彈,專家揭「亞洲貨幣屠殺」驚天陰謀

蔡明彰提醒,雖然央行喊話後新台幣匯率暫時穩住,但亞洲地區的貨幣風險不容小覷。(資料照/顏麟宇攝)

近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突然暴力升值,創下罕見的單日升值幅度,引發國際市場高度關注。究竟新台幣狂升是經濟的春藥還是毒藥?萬寶投顧投資總監蔡明彰在個人youtube頻道分析指出,短期來看確實能刺激經濟熱潮,但長期下來恐將引爆巨大風險。

蔡明彰表示,根據英國《金融時報》指出,台灣壽險業因匯率變動恐面臨13兆新台幣的「貨幣錯配」風險。壽險業在國內販售以台幣計價的保單後,為提高投資收益,多將資金轉往海外購買美元計價資產,包括美國公債、公司債及股票等。當新台幣升值幅度過大時,這些美元資產將出現帳面上的巨大匯兌損失。

壽險業的海外美元資產高達約4600億美元,相當於台灣GDP的60%,匯率變動造成的損失將極為可觀。此外,央行持有的外匯存底高達5800多億美元,其中大部分同樣投資於美國資產,也面臨相似的貨幣錯配問題,這就是央行無法公開承認匯率干預的原因之一。

亞洲貨幣風暴隱現?港幣遭狙擊、日圓恐強升衝擊全球

蔡明彰提醒,雖然央行喊話後新台幣匯率暫時穩住,但亞洲地區的貨幣風險不容小覷亞洲國家多年以來靠出口累積龐大盈餘,但面對美國川普政府的關稅攻勢,都面臨貨幣錯配風險。

以香港為例,港幣因為採取與美元掛鉤的聯繫匯率,近期禿鷹資金開始狙擊港幣,已造成香港金管局多次出手干預,近期累計已投入超過1000億港幣維持匯率穩定。

日本方面,由於與美國的貿易談判陷入膠著狀態,日方表明若談判破局,將可能拋售手上超過1兆美元的美國公債,引發美元進一步下跌,日圓則將因避險需求大幅升值,連帶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盪。

台幣升值短期利多:航空、旅遊、軍工、原物料股受惠

然而,新台幣強勢升值短期內也帶動了一些受惠產業,例如航空公司與旅行社,因民眾出國旅遊時購買力增加,股價表現亮眼。此外,軍工產業也可能因台幣升值而受惠,政府採購美國武器的能力相對提升。另外,受益於全球原物料需求提升與成本下降的鋼鐵和散裝航運,也可能趁此受惠。

不過蔡明彰強調,這種匯率暴升帶來的經濟刺激,猶如短效春藥,初期可能讓市場興奮,但若持續或升值過猛,最終可能反噬經濟體本身。因此建議投資人在享受短期熱潮時,也必須謹慎管理資產,避免未來匯率回檔帶來的損失。

責任編輯/李伊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