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台海緊張局勢升溫,美國新任太平洋陸軍司令如何重塑戰略?

台灣一架戰鬥機從新竹基地起飛,因國防部偵測到有中共軍機軍艦正在台海周遭訓練。(美聯社)

去年11月,當羅納德・克拉克(Ronald Clark)將軍出任美國太平洋陸軍司令時,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海軍上將塞繆爾・帕帕羅(Samuel Paparo)向這位新履職的下屬提出了一個嚴峻的安全評估結果:自三年前克拉克上次被派駐印太地區以來,局勢已經惡化。

在履新六個月後,克拉克對這個觀點表示認同。他在接受《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採訪時表示,中國的「激進行為」已使該地區環境變得更加危險。

「現在是非常時期,」這位在軍隊服役37年、麾下有10萬6,000名官兵的指揮官表示,「有時看到我們的對手和敵手所採取的一些行動,真的會讓你無言以對。」

他說,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中國演練對台灣的潛在封鎖。克拉克說,五年前,他可想不到北京會考慮採取這樣的行動。「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採取這樣的行動已是司空見慣,」他說道。

中國稱台灣是其領土的一部分,並且不排除使用武力收復台灣。中國可能試圖威逼台灣屈從的方式之一,是包圍這個自治的島嶼並將其與世界其他地區隔絕開來。自2022年以來,中國已進行了一系列模擬此類封鎖的軍事演習。中國還動用戰鬥機、軍艦、海警船、無人機等,加大了在台灣周邊近乎每日進行的「灰色地帶」施壓。

這位美國太平洋陸軍司令正在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他打趣說,他的行動區域從好萊塢延伸到寶萊塢,從北極熊到企鵝。「這讓我們有機會真正了解他們將如何進行封鎖或潛在的跨海峽入侵,我們都知道這極其困難,」他說,他指的是中國可能發動的旨在奪取台灣的兩棲攻擊。

與封鎖不同,兩棲攻擊行動將涉及中國軍艦穿越上百英里寬的台灣海峽,讓部隊和裝備登陸台灣。

「想在一個大約80海里的爭議空間執行這樣的任務,將是一個艱巨的任務。」克拉克表示,「我們只需要確保對方明白,我們絕對願意採取行動來阻止中國的此類舉動。」

中國外交部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中國的軍事擴張

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國正在進行大規模的軍事建設,以驚人的速度生產軍艦、飛彈和核彈頭。這種快速的、徹底的轉型已使中國這個經濟強國成為美國最強大的對手,削弱了美國長期以來的許多優勢,並迫使美國重新調整方向,以適應大國競爭的新時代。

批評人士稱,美國對這一轉變反應遲緩,還讓自己受困於烏克蘭和中東的戰爭。美國的造船廠已然難以追趕,美國的國防工業基礎也無力支撐一場持久戰。

對美國來說尤其棘手的是中國的能力,包括中國不斷擴大的飛彈武庫,中國發展這些能力旨在有效地將美軍拒之於印太關鍵區域之外。這些區域從中國東部海岸線延伸至所謂的「第一島鏈」(包括日本、台灣和菲律賓),並日益向西太平洋縱深拓展。該地區一些最危險的熱點就位於此處,例如台灣和南中國海(中國稱南海)。

如果衝突爆發,中國將試圖限制美國軍艦和飛機加入戰鬥,方法是讓這些空間對它們來說過於危險。軍事規劃者稱此為A2/AD,即反介入/區域拒止。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美國「堤豐」飛彈系統何以激怒中國? 更多文章

克拉克說,這正是地面部隊可以介入之處。美國陸軍正在告別早前打擊叛亂分子的時代,已創建了靈活的新部隊,用於在包括第一島鏈在內的一線區域執行任務。按照設想,在衝突中,這些部隊將分散開來,從陸地打擊中方目標,收集有價值的戰場空間資訊,並為美國空中和海上力量的機動創造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