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某國小營養師林姓女子被控暗中協助食材供應商規避政府稽查,私自將中央與地方的抽驗時程透過LINE告知廠商,提醒對方「農藥超標也別出貨」。這名理應守護學童飲食安全的營養師,反成為食安破口,基隆地院依洩密罪判處林女4個月徒刑,得易科罰金,緩刑3年並須支付公庫5萬元,全案可上訴。
營養師怎麼提醒供貨商「哪天會查」?
檢方指出,林女於2021年11月間,身為深美國小的約聘營養師,卻利用職務之便,將市府稽查日期、對象、負責人等應保密資料洩漏給黃姓蔬果商,還細心叮嚀「下週會查沒標章的不要出」、「農藥超過的也不要出喔」,讓供應商可提早因應,輕鬆通過檢查。
國產標章竟蓋在進口肉上?
進一步調查發現,黃男與其他兩名業者聯手操作供貨內容,將進口冷凍雞腿混充國產,甚至貼上CAS認證標章偽裝身份。最後這批摻假食材送進深美國小,校方與市府人員未察覺異常,還將「三章一Q」補助金錯撥給黃男,共詐得超過萬元獎勵金。
「三章一Q」獎勵制度被玩爛?
根據教育部規定,供應國產可追溯食材的廠商可領取補貼,讓學生吃得安心、業者也能獲利,但這一制度卻成為不肖商人操作套利的工具。林女與黃男等人分工詐領補助,不僅破壞行政信任,也重創學校營養午餐的公信力。 (相關報導: 「87億元學生營養午餐費」被挪去還債!中國66個地方政府遭撻伐:真的沒錢了 | 更多文章 )
法官怎麼判?
法官審酌四人犯後坦承不諱,並衡量詐得金額與社會影響,依各自罪責分別量刑,林女被依洩密罪判刑4月,緩刑3年。黃男則因詐欺被判10月徒刑,緩刑5年;其餘兩名業者也各被判刑7月,緩刑4年,須在半年內繳交公庫賠償金。儘管未立即入獄,但事件引爆社會對校園食安的高度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