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澳洲萊豬抵台 張麗善重申反對 呼籲中央保障食安

雲林縣張麗善表示,反對含萊劑豬肉進口,並強烈呼籲中央政府必須資訊透明。(資料照,林瑞慶攝)

根據食藥署豬肉儀表板數據,首批來自澳洲、含萊克多巴胺(萊劑)的豬肉已於四月底悄然抵台。此消息一出,立即引發全台最大養豬縣市——雲林縣政府的高度關切。縣長張麗善今(5)日公開表達嚴正立場,重申雲林縣堅決反對含萊劑豬肉進口,並強烈呼籲中央政府必須資訊透明,落實源頭管理與清晰標示,全力保障國人的食品安全與消費選擇權。

「食品安全攸關全民健康,不容妥協!」張麗善強調,雲林縣年產豬隻高達153萬頭,產值超過250億元,不僅是台灣的豬肉主要供應地,更肩負著守護全國2300萬消費者餐桌安全的重責大任。

為此,雲林縣早已超前部署,採取多項嚴格措施捍衛食安。除了嚴格禁止使用廚餘養豬,更領先全國成立「零瘦肉精聯盟」,並成功打造「雲饗豬」在地品牌。該品牌主打由縣府認證、保證絕無瘦肉精的優質安全豬肉,讓消費者能夠安心選購、健康享用。

張麗善進一步指出,隨著台灣在傳統豬瘟防疫上取得重大成果,預計今年就能獲得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認證的「非疫區」資格,為台灣豬肉重返國際市場開啟契機。雲林縣為把握此良機,早在民國111年就啟動了「雲林縣肉品市場改建計畫」,投入資源全面升級屠宰設施與肉品檢驗標準,旨在打造一個符合國際規範、衛生安全且現代化的肉品供應鏈。

縣府期望透過硬體升級與「雲饗豬」的品牌建立,雙管齊下提升雲林豬肉的品質與形象,帶領縣內豬農不僅能穩固國內市場,更能自信地「打國際盃」,站上世界舞台。 (相關報導: 否認澳洲萊豬是「美國萊豬進口敲門磚」 食藥署長澄清沒有道德勸說業者銷毀 更多文章

面對澳洲萊豬進口的事實,雲林縣政府重申,推動「雲饗豬」品牌與升級肉品市場,正是縣府守護食安、促進產業永續發展的具體行動。雲林將堅守食品安全的最後防線,透過持續的制度創新與產業升級,全力捍衛國人健康以及在地豬農的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