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日前公開宣稱,「出售美債」確實是談判的一張牌,但要不要用是另一回事,這番話被解讀為「隱晦的威脅」。不過加藤勝信4日在米蘭澄清,日本無意將出售美債的可能性作為與華府談判的籌碼。
加藤勝信日前在東京電視台的節目被問到:「不輕易出售美國公債」的日本官方立場,是否可以作為談判工具?加藤勝信對此表示:「這確實是一張版。但我們是否要用這張牌,是另一回事。」西太平洋銀行金融市場策略主管Martin Whetton認為這是「隱晦的威脅」,正如美國前總統羅斯福的名言「講話要溫和,但手裡的棒子要夠大」。
日本首席談判代表赤澤良正目前在華府進行第二輪會談,世界各國都很關注談判的最終結果。加藤4日在參加亞洲開發銀行年度會議期間,特地向媒體表示「並未考慮將『出售美債』視為日美談判的工具」。不過他也說,日本持有美債並非要特意支持美國。
根據日本財務省數據,截至今年3月底,日本外匯儲備總額達到1.27兆美元,其中大部分被認為投資於美國國債;美國財政部的數據則顯示,截至2月底,日本持有大約1.1兆美元的美債,是最大的海外持有者,其次則是持有7840億美元的中國。 (相關報導: 英國《金融時報》:中國出口商又玩「洗產地」老招,但鄰國這次不願淪為中轉站 | 更多文章 )
《日本經濟新聞》指出,雖然日本掌握全球規模最大的外匯資產,但他們對於將這些資產用於貿易談判的敏感性,依舊抱持謹慎態度,避免引發國際市場的不穩定和政治層面的緊張氛圍。不過瑞穗證券公司駐東京的首席策略師Shoki Omor表示:「如果外國人確實選擇不購買或者出售美國公債,美債投資人將面臨殖利率上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