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21日嘉義發生規模6.4地震,導致嘉南地區多處房屋倒塌。對此,曾多次提出防災型都更的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在演講中表示,一堆人住在非常危險的地方,房價還高的不得了,政府該訂出30年目標,把坐落在危險地方的人、基礎建設汰換出去,才叫做前瞻,「整座城市又醜又不安全,政府讓民眾花高房價,卻住在危險醜陋的地方,這是一個大有為政府該幹的事情嗎?」
李鴻源指出,台灣不過36000平方公里,卻一點都不了解這塊土地,才會讓高速公路經過順向坡、核電廠設在斷層附近,眾多人民居住在土壤液化潛勢區,還將一個缺水的中科和南科坐落在水資源極度缺乏的地方。前陣子台積電傳設廠高雄和嘉義的議題引發關注,李鴻源表示,台積電很難在這兩地設廠,因為台積電是耗水產業,是否設廠尚且不提,南部民眾「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房價、土地、通膨都連帶上漲。
李鴻源說,政治需要很強的專業支撐,舉例來說,台灣是否啟用核電的議題,應先確定20年目標,再設立各時間段須達成的階段性目標,當所有目標都達到,到了20年期限後核電廠停用,台灣才有資格說不缺電。許多政客表示不要核電,又保證不漲電價、不缺電,這3件事根本不可能同時發生。
李鴻源續指,從台灣風險地圖中可看出,許多人住在非常危險的地方,房價還高的不得了。未來台灣土地使用標的應根據不同災害等級,政府應訂定出30年目標,將坐落在危險地方的人、基礎建設汰換出去,才叫做前瞻。「這事在我卸任內政部長後後絕對沒有人會去做」,因為台灣地方議會的民意代表50%和土地開發有關,因此此類計畫在地方議會通過的難度極高,就算地方議會過關,到了立法院也大機率不會通過,因此國外會發生的好事情在台灣都不會發生。
李鴻源說明,一個6.2級的地震會導致4000棟房屋倒塌,把土壤液化潛勢區套疊出來,結果顯示台北、新北和台南為最危險地區,「整座城市又醜又不安全,政府讓民眾花高房價,卻住在危險醜陋的地方,這是一個大有為政府該幹的事情嗎?」
李鴻源進一步說道,推動防災型都市更新,政府就是最大的開發商,親自操作讓賺得錢大部份能落入政府口袋,才有預算能解決城市醜陋危險的問題。但是都更需要土地,若國軍給出一半的地,都會區便能空出來,籲政府用房子跟國防部換土地、跟民間合建,若同時手上有五大建案,「房價就是政府說了算」,此為最高明的打房、振興經濟方案,能一次解決台灣20年公共建設做不完的所有問題。但他當初推出此計畫被阻攔,而後行政院決策從此不準再提防災型都更,以免引起民眾恐慌。 (相關報導: 「國民黨支持者膽小怕事禁不起嚇」 邱毅:罷團領銜人被調查就打包回老家 | 更多文章 )
李鴻源表示,台灣風險地圖在2016年台南永康地震前就早已交予總統、時任台南市長賴清德,若照政策執行,住在危樓裡的民眾至少能知道如何因應地震,「永康地震和兩次花蓮地震後都有提出防災都更,到了現在都沒落實,台灣人看了棺材還不會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