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長部智輝近日連連失言、幾近到信口雌黃的地步了,連行政院長卓榮泰都不得不回應說「會找郭智輝部長來談一談」。說難聽但也是說實在,一位部長要讓院長找去「談一談」、形同訓誡小朋友一樣,這位部長的任期恐怕已快走到盡頭了。
五一勞動節當天,有上百名台電員工在經濟部前陳情抗議,主張錯誤的能源政策造成台電龐大虧損,當立委質詢此事時,郭智輝的回應是:「看不下去可以離開啊!」。
如此回應,引起外界譁然,隔日卓榮泰在立法院回答立委質詢時說,對於所有的勞工朋友,還有國營事業的夥伴們,基於一家人的感覺,應該多給予些關懷,「我覺得郭部長可以多一些關懷」,他會找郭來「談一談」。經濟部也發出新聞稿說「郭部長尊重所有台電員工和社會各界對能源政策的意見,但不應以錯誤的陳述誤導視聽」。
郭智輝那句「看不下去可以離開啊!」的回應,所以會讓外界譁然、引發普遍的反感、反胃,重點不在政府能源政策的對錯問題,而在一個「態度」、或是說「心態」問題。
用白話文講,郭智輝這種「你不爽你就走啊」反應的是一種高高在上的官僚心態,更且隱約之間已把台電當成「郭家、或民進黨家」的一樣:員工不爽、不接受我的作法、政策,要嘛閉嘴、要嘛滾蛋。卻全然未想到台電是公營企業、既非民進黨所擁有更非郭家的家產,能源政策是公共政策、原本就可接受公議討論,更何況,這些台電員工在公司的時間大概都遠比郭更久吧?員工大概會想:為什麼該離開的不是你們這些亂搞能源政策的外行人?
本周二當立委質詢核三停機讓碳排與空氣品質的影響時,郭智輝回答說:核電停運後國內約84%的電力,將由火力發電支撐,但透過增加低碳天然氣、無碳綠能的比例,「不會對空氣品質造成什麼影響」。
這番答覆可看出郭智輝對能源、供電的了解,如果不是完全的外行,就是已經是習慣性的信口雌黃隨意講了。短短幾句話中,除了那句「84%電力將由火力發電支撐」正確外,其它全部都有問題、甚至是錯得一塌糊塗。
先說「低碳天然氣」,天然氣發電確實比煤電的碳排低不少,但絕對稱不上是「低碳」;至於綠電(這裡主要指風電與光電)確實可算低碳,但也不是「無碳」。如果以平均每度發電產生的碳排看,光電是48(克∕度)、風電11(克∕度)、天然氣490(克∕度)、煤820(克∕度)、核電12(克∕度)。所以天然氣不是低碳,其它碳排是正港低碳的風光電的10-40倍,而風光綠電也非無碳。
因為談的是核三除役的影響,依照官方說法是「今年將有近500萬瓩大型燃氣機組陸續加入供電行列」所以供電無虞。因此,可以說是以天然氣發電替代核電,但前面的數據已看到,同樣發一度電的碳排,天然氣的490克是核電12克的40倍。
在拿碳排40倍的天然氣取代低碳的核電後,郭智輝竟說「不會對空氣品質造成影響」,如此外行、或是說信口雌黃,是讓人搖頭不齒了。無論技術如何進步,火力發電(包括氣、煤)都逃不過基本的物理化學性質,碳排與污染必然發生。
郭智輝把天然氣說成「低碳」,跟當年賴清德的「乾淨的煤」可謂前後輝映,為了替錯誤的能源政策護駕、保住廢核神主牌,不僅僅是不顧科學與數據、連臉皮都不顧了。
除了外行外,郭智輝的政治誠信也很讓人開眼界。立委問說民眾關切核能退場、電價是否會漲,結果郭智輝號稱慨然的「堵上自己烏紗帽」說:「5月18日看電價有沒有漲,如果5月18日那一天電價有漲,我下台」。
眾所皆知,電價漲跌是每半年由電價審議委員會討論決定,下次會議要到10月才召開;而民眾擔心的所謂電價調漲,也不是核電一停即馬上漲,而是上漲壓力會在某個時點調漲。但郭卻把此議題說成5月18日「那一天電價」有沒有漲的問題,有的話他就下台。 (相關報導: 郭智輝嗆台電員工「看不下去可離開」 卓榮泰稱會找他談談:部長應多些關懷 | 更多文章 )
這種回應已經不僅是政治話術而已了,已經有「賴皮」的味道了。部長如此應答,顯然不宜,過去的失言更是「罄竹難書」。這般官僚缺乏同理心、專業又外行、政治誠信更差的部長,對賴政府是加分還是減分?卓內閣還打算「借重」多少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