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掛羊頭賣狗肉的4100億元關稅特別條例

「關稅特別條例」是掛羊頭賣狗肉的想騙出4100億元。圖為院會後記者會。(顏麟宇攝)

行政院會周四通過的「關稅特別條例」草案,這是一個掛羊頭賣狗肉、硬要從納稅人口袋中出4100億元的荒唐法案,更讓人「讚嘆」的是:行政院還毫不遮掩。

這個法案中匡列了上限為4100億預算規模,經費的分配包含:國土安全韌性1500億,經濟韌性及產業支持930億,社會支持1670億,而所謂的社會支持部分包含撥補健保200億,勞保基金100億,挹注台電1000億,照顧弱勢170億,高教人才培育200億等。簡單的說,除了用來支持受對等關稅影響的企業與金融外,也將挹注台電、全民健保、勞保基金等。

這項法案的正式名稱是「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顯然「場面拉得很大」,但出發點、或是說要訂定此特別條件的原因則非常簡單:因應川普發起的關稅戰,院會後的記者會行政院長卓榮泰開宗明義就說,「因應美國關稅新政……」,也因此外界就簡稱其為「關稅特別條例」。但其中卻有大半支出與項目,跟「因應美國關稅新政」實在拉不上關係。

最明顯的案例就是給台電的1000億元。這是一項早已在總預算審查中被刪除的項目,卻想藉著此條例敗部復活。確實,如果台灣與美國談判時,增加對美採購已是難以避免的「基本款」,而要增加對美手採購,政府能夠主導、或是說手上的籌碼,大概就是農產品與能源。

要台電向美國「政策採購」能源(天然氣)也罷,畢竟國營事業必要時必須肩負這種政策採購已數十年,但台電原本就是要對外採購燃料,這是台電經營必要的採購與成本,最後都會反映在電價與營收中,何時變成政府要在一個特別條件中編預算支應?因此說給這錢是要給台電對美採購能源,是說不通、更沒啥道理。

可如果說是要「撥補」千億來補貼台電,這筆預算其實早送過進立法院、也被刪除到一毛不剩,賴政府卻藉著因應關稅戰要討錢的理由,順便也把台電千億撥補夾帶進來,合理嗎?可行嗎?

如果行政院抓著法案名稱要「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而台電財務不穩影響「安全韌性」為由,為這筆預算辯駁;但全台都知,早在關稅戰之前、甚至在川普當選前,賴政府就已編列撥補台電千億元的預算,只是台電的虧損主因在錯誤的能源政策,只要不調整修改能源政策,撥補這千億元,未來還是要虧掉,而當時刪除的理由至今仍存在,坦白說,這次無論是在野黨、立法院、甚至社會,都沒有支持給台電1000億元的理由。

更何況,如果賴政府真有一絲一毫要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倒不如從強化「能源安全韌性」開始作,民進黨政府的廢核能源政策是弱化台灣的能源安全,這已經是國內外專家的共識,多給台電千億元補貼,肯定無助「安全韌性」。

再以預算分配來看,更顯其荒唐。既然是為了因應美國對等關稅的衝擊而要花的錢,代表主要支持的對象是廣大受關稅戰衝擊的產業、企業界。但用於「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即用於支持受害企業的預算只有930億元,占全部經費比例22%,甚至還不如給台電一家的1000億元哩。

提出這種預算分配、面對上百萬家中小企業,官員不感羞愧嗎?其它如撥補健保200億,勞保基金100億、照顧弱勢170億、高教人才培育200億等,都有此問題。不是這些項目不重要,而是把這些項目預算塞在這個法案中,毫無必要更無道理可言,這些都是該走正常預算程序。這種作法,說好聽是掛羊頭賣狗肉,說難聽就根本是欺騙社會大眾的「圈錢」。

川普的關稅戰毫無疑問是今年、甚至可能是近數十年全球最重大的財經事務,撇開長期影響不談,短期必然造成全球與各國經濟成長的走低,上週歐洲央行就先降息因應,以台灣這種出口導向經濟體,對美出口占比又高的國家而言,出口與經濟一定受衝擊,出口萎縮、企業倒閉、失業走高都是可見的風險。因此,政府要編列預算因應、支應可能的衝擊也罷,但卻不該亦不能趁此緣由硬把其它不相干的項目都擺進來,硬是要從納稅人口袋多挖數千億元。 (相關報導: 關稅特別條例包含「台電千億補貼」 黃國昌轟政院搞偷渡:4100億7成7在灌水 更多文章

這錢,賴政府好意思要嗎?立法院、或是說社會,能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