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日報甫於今年元月13日「精銳勁旅」單元中報導軍備局401廠配合T112步槍量身打造之「TS112式反射式內紅點瞄準鏡」研發歷程,可謂十年磨一劍亦是推廣國造軍備實力的好機會,軍聞社亦於近日展開深度專題報導,雙方皆屬國軍專門媒體消息一致應十分可信,以下就共通報導內容提出疑問。
據報陸軍109年提出新式步槍及其瞄準鏡需求,同年401廠劉少校受命展開研發,劉少校表示:「赴民間學習光學設計,運用Zemax軟體計算光線軌跡找出最佳參數……」經查採購網401廠於108年9月得標該軟體且為近年(88至108年內查無)首次採購,查該案得標廠商提供一年免費相關教育訓練,故符合原文所指:「赴民間學習光學設計」一說,按採購網其他單位歷年採購該軟體模式推估,401廠此案所採購應非屬單機買斷版本(有使用期限需每年重新取得授權),即便屬於單機版本,應是在使用過程當中即發現有不足或其他需求,才會於隔年進行兩次更新招標,但最終都無法決標,後續是否因此影響開發或不能取得更多最新數據而造成設計「閹割」等妥協狀況產生,不無可能但不得而知。
據報導指出瞄準鏡於前述「光學設計」後進入「機構設計」階段,劉少校採用「自學Solidworks軟體,將腦海中的想法運用3D繪製呈現出來」經查401廠於103年就有購買該軟體的紀錄,後續並於104年、109年、110年及112年進行該軟體更新或升級,即便長期合作之廠商不願提供「免費教育訓練」劉少校在常年習慣使用此軟體的401廠裡,應該也不至於需要「自學」吧?該廠又於110年4月採購有相近用途之「Ansys Speos光學模擬軟體」但報導中不見劉少校提及,查該軟體主要針對產品後期之效果呈現人眼視角模擬,應屬最後階段方便呈現給「長官」理解所用,非屬主要開發用軟體。
綜上可得401廠對軟體運用於設計製造的態度為:「重於外型設計的軟體經常花錢更新但廠內熟悉的人數不多,而重於性能參數的軟體則沒有太大的需求」單就TS112瞄準鏡事件而論,是否是吃定陸軍一定買單,故後續無須就性能方面做積極修改,還是初次量產後即達「顛峰」沒有再升級改版的打算?都十分值得深思,再論該廠技能技藝的傳承「Solidworks軟體」幾乎連年花費近百萬,竟然還要劉少校自學?確定沒有霸凌事件?還是交接未落實?無論何種因素使然都是該廠的危機與警訊!報導後續還提到有「建立SOP確保品質」看來是真的從無到有連SOP都是從零建立的呢!
報導文末提及:「回顧研發歷程,恍如昨日,摸索光學設計、機構設計乃至原型品,歷經無數次測試……」筆者看了實在汗顏,學生科展都懂找指導老師,大學分組報告想混的也會找厲害的同一組,軍備局首次自製此類「內紅點」光學瞄具,買個軟體找個零經驗的人,一半上外面的套裝課程一半還靠自學,最後還想造出「一代名器」如此這般軍媒們附和稱之為「職人精神」?國防軍備是科學技術的戰場!不是你們作文的地方!要想省錢少校薪金找個留洋博士後綽綽有餘,要想厚植國防實力多花錢從零開始培養人才?從此次案例種種跡象顯示,沒有技術傳承!沒有持續研究能力!可能連軟體更新都不甚情願!熱衷於此的國人朋友們還是不要單方面「自作多情」才好,文末筆者建議不如效法「國防應用無人機挑戰賽」模式接軌民間產、官、學,省得「軍爺」們勞神。 (相關報導: 本周最強內幕》川普和國軍「都很棒」?他就職百日「全場自吹自擂」專訪曝光!美兵推台灣近全毀、漢光夢幻取勝 | 更多文章 )
*作者為戰略研究領域研究所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