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騰輝觀點:小王子125年─在星辰與玫瑰之間,我們遺失了什麼?

畫作: 一個來自星辰的孩子,125歲了。(繪圖:黃騰輝)

一個來自星辰的孩子,125歲了

1900年6月29日,小王子誕生在一顆名為B612的小行星上。他沒有姓氏,亦不受時間拘束。百年以還,他的身影不啻未曾衰老,反而隨著讀者的每一次展閱捧讀,重新滌清一對湛淨注視靈魂的眼睛。1943年,當戰火席捲世界之際,安東尼・聖修伯里在紐約出版了這本薄薄的小書——《小王子》,一部寫給大人看的童話,一則流浪於宇宙與孤獨之間的靈魂寓言。

在那本書裡,小王子離開他的玫瑰,隨後拜訪六顆星球,遇見六種諳於世故的「大人」:自大、貪婪、逃避、權威、繁忙與冷漠。他的語言純淨如蒸餾過的雨水,發出本質性的疑問,讓我們透過他的坦率與赤誠,照見自己昔日的身影。今年,是這位星辰孩子的125歲生日,而我們這些曾數著他的星星而入夢的讀者,是否還記得他所啟示我們的一切?

儘管歲月流逝,他依舊是那個金髮的小小男孩,捧著他的玫瑰,走過星球與人心之間,提醒我們:真正重要之物,是肉眼所看不見的。(第21章)

馴養:是愛的開始

「你現在對我來說,什麼也不是。我對你也什麼也不是。但是如果你馴養了我,我們就會彼此需要。」——第21章

小王子的第一個朋友——狐狸,是《小王子》中的哲學家。他只用一種最簡約的語言,就綿綿長長地道出愛的真諦——愛,賦予一切物事與眾不同的意義——世界玫瑰億萬多株,但因你所持續澆灌的唯獨那一朵,那朵玫瑰便有了與眾不同的美燦與意義。至於小王子「馴養」了狐狸,「馴養」不是佔有,而是創造牽絆的過程;是你每天同一時間來到、坐在同一個位置,於是我的心開始有了期待與歸屬。

狐狸的話,像從遺忘的井口深處,重返迴盪的流金語言。馴養,是一場漫長的等待;是因你每日如常地來到,我的靈魂便被你雕刻出形狀。正是這份期待,使你從所有的人中脫穎而出,成為我生命中唯一。

在現代,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能迅速地透過網路或各種方式建立,卻也相對容易無聲斷裂。我們習慣了即時反應當下情緒,卻害怕情感上的深度依附。社群網路讓我們同時擁有眾多對話視窗,卻罕有真正被「馴養」的關係。正如叔本華所說:「親密是一種冒險」,而我們,在追求效率的世界裡,追求親密關係,亦加重了冒險的成分。

荒謬成人:被數字擠壓的靈魂

「大人們總是喜歡數字。」——第4章

小王子的旅程,可謂對成人世界的溫柔控訴。他遇見的不是智者,而是被數字所圍困的靈魂。國王統治空無一人的領土,商人日夜數著星星的數目,地理學家則坐在桌前,從未親眼見過真實的風景。

波特萊爾在《現代生活的憂鬱》中說,大人將靈魂分割為面具與角色,最終卻忘記自己是誰。而赫塞更直言:「社會的正常人,往往只是成功壓抑自我的人。」當數字變成衡量的標準,我們是否還能記得玫瑰初綻顫動的香氣與靈氣? (相關報導: 廖仁義觀點:深情照亮蒼穹─黃騰輝抽象繪畫的色彩與風格 更多文章

用心去看:靈魂的知覺昇華

「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真正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第21章

這句話,是狐狸留給小王子的非凡贈禮,也是一場感知革命——在世界視覺化的今日,螢幕提供了一幕又一幕的圖像,卻未必能夠帶來心靈層面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