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藥行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從巔峰時期全台約1.5萬家,如今僅剩7000多家,等於已有8000家店面關閉。十年間數量砍半,至少造成萬人失業,若再惡化,整個產業恐怕將在未來十年內全台中藥行數量恐跌破3000家。
中藥行掀倒閉潮!一半店家關門、已釀萬人失業,恐10年內走入歷史
以往走進台北迪化街,一眼望去盡是中藥行,是許多台灣人記憶中的風景。對老一輩來說,到中藥行抓藥、買當歸、枸杞、紅棗,因應時序買四神除溼、十全補身是生活日常。但隨著現代醫療觀念改變,西醫普及率大增,中藥需求大幅下滑,傳統中藥行的生存空間日益壓縮。
中華民國中藥商業同業公會榮譽理事長馬逸才也警告,中藥商的流失,不僅影響就業與消費市場,更將對中藥廠、中醫診所的藥材供應造成衝擊,屆時恐面臨藥材斷鏈風險。
面對產業困境,衛福部於今年3月公告《藥事法》第103條第2項解釋令,放寬中藥販售資格,希望吸引更多人投入中藥販賣行列。新規定開放以下資格者申請成為中藥販賣業者:
▪️曾修習中藥或生藥相關學系,並完成中藥核心課程者
▪️具有一年以上中藥販賣相關實務經驗者
▪️能提出「經營中藥事實證明書」 (相關報導: 跟團比自由行便宜!旅行社在賺什麼?專家曝「1獲利關鍵」讓旅客不知不覺花更多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梁溶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