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北買房對許多人來說遙不可及,特別是年薪僅50萬元的小資族更是望之卻步。然而,有一名六年級生靠著極端紀律與堅持,平均每年買一間房,至今已握有7間老屋。他的成功秘訣不是高薪,而是「對自己夠狠」,從物慾到生活全力壓縮,這篇文章帶你一探他靠50萬年薪買7房的真相與代價。
在房價居高不下的雙北地區,想靠自己買房是一項艱難任務,但一位六年級尾端出生的男子,卻靠著年薪僅50至60萬元,平均每年買下一間房,如今手上已擁有7間老公寓。他強調,買房可以很難,也可以很不難,重點在於是否願意「對自己夠嚴格」。
極簡生活為買房讓路:每月開支不到別人一半
這位自稱「三無」的原PO(無靠山、無學歷、無專長)分享,他並非高薪族,也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但靠著極簡生活與對資產配置的理解,一步步累積不動產。他大學時期租住雅房,每月房租含水電僅2500元,出國旅行直到大學畢業才第一次踏出台灣,生活中幾乎沒有任何高開銷習慣:沒有車、沒有結婚、沒有孩子、不抽菸、不喝酒,也不吃美食。
實現買房的第一步:選對物件是關鍵
在物件挑選上,他專攻他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老公寓,屋齡從30至45年不等。他認為,這些房子入手成本低、出租報酬穩定、CP值高。例如,他曾在永和以1300萬元購入一間老電梯公寓,有頂樓加蓋,他自己住樓下,樓上出租給房客,房貸與生活成本幾乎打平。
「很多人說買房難,是因為想在台北買新房、又想同時享受生活。但如果放棄部分生活品質與慾望,買房其實沒那麼難。」原PO坦言,他付出的代價是別人難以想像的:「沒結婚沒小孩、沒有任何娛樂花費,生活極簡到極致,但因此能靠自己站穩資產。」
他也提醒,小資族如果想買房,必須學會記帳、控管現金流,清楚掌握資產增減狀況。他建議至少每月記一次帳,對自己財務透明化,才能一步步向資產目標邁進。
他的故事引起許多網友共鳴與佩服,「真的太強!」「值得反思自己的消費習慣」,也有不少人開始思考:「我願不願意付出這樣的生活代價,換一間屬於自己的房?」
買房從來都不是只有一種標準答案。也許你無法年收百萬、也沒有父母支援,但若能明確目標、紀律執行,擁有自己的房產並非不可能。
完整討論:PTT (相關報導: 一小時賺200元,打掃阿姨竟買4間房!逆轉人生靠1招:幸好沒聽婆婆的話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李伊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