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淨零!臺東赴德考察智慧交通 強化城市韌性與人本環境

臺東縣政府德國考察團前往德國萊比錫市(Leipzig),參訪當地2030年運輸策略規劃。(圖/臺東縣政府環保局提供)

為了打造更具韌性與永續性的城市交通系統,臺東縣政府的「德國淨零城鄉發展考察團」近日遠赴德國萊比錫市(Leipzig),深入了解其領先的「2030年運輸策略」(Mobility Strategy 2030)。此行旨在借鏡國際經驗,為臺東推動人本交通與智慧城市建設注入新思維。

考察團實地參訪了萊比錫的多模式轉運系統樞紐與智慧號誌操作中心,親身體驗這座城市如何高效整合大眾運輸、共享運具、自行車與步行網絡。萊比錫長期推動「少車城市」理念,透過前瞻性的政策引導和公共建設投資,成功鼓勵市民減少私家車使用,轉而選擇更環保、健康的移動方式,營造出高品質的都市通勤環境。

此外,考察團也拜會了萊比錫市政府的「城市綠地與水體管理局」,與局長 Rüdiger Dittmar 交流都市綠化、低碳街區規劃及人本交通設計的實務經驗,探討如何在都市發展中兼顧生態與宜居性。

饒慶鈴強調,發展智慧化的交通管理與綠色運輸系統,不僅是提升民眾日常移動便利性與品質的重要手段,更是實踐臺東「慢經濟」理念、達成低碳城市目標不可或缺的基礎建設。此次參訪萊比錫的寶貴經驗,將作為縣府未來規劃相關政策的重要參考,持續朝完善公共交通、優化都市人本環境的方向邁進。

臺東縣政府近年來已逐步推動慢行友善與低碳運輸政策,引進 Ubike 微笑單車系統便是一個重要起點,為在地居民和旅客提供了便捷的短程接駁與綠色移動選項。

未來,縣府計畫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整合智慧交通平台與即時資訊系統,提升 Ubike 站點的服務效率與使用的便利性。同時,將更積極地串聯主要的交通轉運站、學校、市場及觀光景點,建構更全面、更友善的自行車路網與休憩空間。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台鐵是大眾運輸業,還是旅遊業? 更多文章

針對臺東市區,縣府認為如舊站特區、鐵花新聚落及周邊生活圈等區域,具有極佳的潛力導入新型態的交通設施。未來將優先在這些都市更新區或觀光熱點,試點推動智慧型公車站牌、以行人為優先的街道設計,以及增設綠色運輸相關設施。透過這些示範應用,期望能有效提升行人空間的品質與交通可及性,加速臺東邁向低碳轉型、打造更宜居永續的城市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