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世界第一強國,所以美國總統是全世界權力最大的人。然而,美國又是民主國家的典範,所以美國總統從來都不能夠為所欲為。除了三權分立之外,還有很多力量不是總統可以肆意支使的。但這種規律在川普看來,都不足為訓。
反對黨已經奄奄一息(這不能怪川普,最大責任在拜登),國會也幾乎完全臣服,大法官只能偶爾意思一下不盡然完全同意川普——三權分立制衡沒了。12個州聯合提出訴訟,挑戰川普的關稅措施,算是聯邦制各州對華府的微弱無力制衡。剩下不多的號稱獨立運作的部門,聯準會不聽話被痛斥;大學總算有哈佛挺身而出,於是有100餘所大學院校發布聯名信譴責川普;遍及50個州的民眾上街頭抗議川普。這些都被川普視為癬疥之疾——不痛不癢。
從新聞報導看到的,似乎川普已經搞得天怒人怨,可是川普完全不放在心上,因為「天命」在他,誰能奈他何?
三國時代最後一幕,劉禹錫有兩句詩: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前一句是晉朝大軍順長江東下,後一句有典故:
東吳最後一位皇帝孫皓天資非常聰明,但作風卻暴虐無道(酷刑包括剝臉皮、挖眼睛),更因相信星象占卜,術士說哪裡有「王氣」就遷都那裡,兩次遷都造成國力大傷。
有一次,地方官上奏:臨平湖(杭州北方)已經淤塞百年,地方父老傳說「此湖塞,天下亂;此湖開,天下平」,最近臨平湖對外水道突然開通,這是天下太平,「青蓋入洛」的祥瑞之兆。孫皓即刻找來一位會「望氣」的大臣陳訓,要他解說。陳訓回奏:「臣只會望氣,不懂水文學。」出宮後,陳訓告訴朋友:「青蓋入洛,不是吉祥之兆。」
歷史最終證明,「青蓋入洛」是王氣北上的預兆,但不是孫皓入主洛陽,而是被俘入洛陽。晉武帝司馬炎封孫皓為歸命侯,對他說:「我設這張椅子等你很久了。」孫皓回答:「我在南方也為陛下準備了一張椅子。」
南北朝的最後一幕與前述故事相似:
陳後主陳叔寶醉心文學、藝術,不理朝政,邊防一再報告「隋軍沿江演習,可能入侵」,朝廷文武百官惶惶不可終日,只有皇帝神態從容對侍臣說:「從前北方來犯無不敗回,你們知道為什麼嗎?因為王氣在此。」而臨平湖的水道此時又通了,果然「天下太平」——隋軍平陳,南北統一。
最新的民意調查,川普的支持度掉到39%,可是川普毫不在意,因為天命在他——川普的「天命」就是四年任期,沒有屆滿之前,誰也無奈他何。
然而,總統任期來自選票,選票出自人民,人民的日子只要還可以過,總統的任期通常不會受到挑戰,但若人民的日子不好過超過了忍受度,民意自然會匯為洪流,將川普政權沖垮,屆時國會、大法官都保不了他。(別問我會如何沖垮,就如當年沒人知道王濬樓船何時東下、隋軍演習何時渡江)
同樣標準來看台灣,賴清德總統大概也是認為「天命在我」,才會在任期未滿一年,就搞到二十多萬人上街頭。其實有一點川普還不如賴清德,川普還不至於把「違逆天命」的打成中共同路人。 (相關報導: 川普執政百日民調:創美國總統近70年最差紀錄,近9成共和黨人還是愛他! | 更多文章 )
*作者為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