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社群平台流傳一段影片,宣稱「4月17日起可至郵局臨櫃領取普發6000元現金」,但經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查證,該影片實為挪用過時新聞畫面,並冒用他人名義進行信貸宣傳。
郵局將開放領取全民普發6000元現金?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指出,該影片實為擷取自台視新聞2023年4月14日的報導,內容所提的「普發現金」政策,並非目前最新資訊。至於2025年普發現金的提案,目前國民黨團提出「稅收超徵全民共享現金發放特別條例草案」、民眾黨團則提案「因應通膨強化社會韌性特別條例草案」,但兩案至今仍未進入實質審查程序。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進一步追查,加入該TikTok帳號主頁所提供的LINE帳號,發現對方自稱為兆豐銀行高雄某分行員工,並展示銀行名片,記者致電該分行求證,確認該名片非兆豐銀行標準格式,LINE大頭貼及ID亦非該員工本人,且本人也未經營抖音帳號,證實該帳號是假冒行為。
此外,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檢視兆豐銀行官網公告,發現近期已有不肖人士冒用銀行員工名義,偽造證件進行詐騙。兆豐銀行強調,銀行不會透過未經認證的APP、LINE帳號或群組提供貸款、投資諮詢及申辦服務,並提醒民眾切勿洩露個人帳號密碼、身分資料或OTP驗證碼。
資安專家劉彥伯分析指出,這類影片經由「普發現金」、「福利金」、「獎勵金」等關鍵字,透過社群演算法鎖定「有資金需求」或「想賺錢」的族群,藉此誘導民眾陷入高利貸或不法工作的陷阱。
資料來源:《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相關報導: 台灣最新詐騙手法!只給1資料「銀行存款一夕蒸發」,最近很多人收到,刑事局教1招防詐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蔡惠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