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詐騙案件層出不窮,受害者日益增多。根據內政部警政署所設立的「打詐儀表板」網站公布的最新數據,從5月4日至10日的七天內,共接獲3540件詐騙案件,並且造成的財產損失高達19億4880萬3000元。詐騙手法依然以「假投資詐騙」為主,損失金額達到11.1億元。
假投資詐騙居首 佔總損失一半
根據該網站顯示的資料,5月4日至5月10日間,台灣人因詐騙所損失的金額總計為19億4880萬3000元。其中,最多的詐騙手法是「假投資詐騙」,該類案件共有677件,造成的財損高達11億1679萬6000元。緊隨其後的是「網路購物詐騙」,共有473件,損失金額達2310萬元;第三名為「假買家詐騙賣家」,案件數量達350件,財產損失金額為4042萬6000元。
新興詐騙手法:騙取金融帳戶
除了上述常見的詐騙手法外,這周還顯示出一個新興的詐騙類型——「騙取金融帳戶(卡片)」案件。根據「打詐儀表板」的數據,僅在5月5日至8日間,就發生了多起涉及騙取金融帳戶的案件。5月5日發生31起,損失金額為134萬4000元;5月7日有35起,財損達303萬9000元;5月8日則有38起,損失金額為198萬8000元。這類詐騙通常利用誘人的廣告吸引受害者,並以「方便管理租金」為理由要求提供銀行帳戶或提款卡,最終進行非法操作。
內政部警政署提醒:保護金融安全不可忽視
針對這一類「騙取金融帳戶(卡片)」的詐騙手法,內政部警政署發出警告,並針對常見的詐騙關鍵字及話術進行分析,提醒民眾務必提高警覺。詐騙集團會先透過社群媒體廣告,宣稱「出租帳戶即可輕鬆賺租金」,隨後要求受害者交出銀行帳戶及提款卡,並提供網銀帳密。接著,詐騙集團會利用帳戶收取不法款項或進行洗錢,直到帳戶被凍結或停用。
警政署特別提醒民眾,帳戶及提款卡密碼是個人財務安全的核心,切勿將這些資訊提供給陌生人,尤其是任何聲稱「出租帳戶可賺錢」的廣告,均可視為詐騙。若發現帳戶有異常活動,應立即聯繫銀行或撥打165專線報案。 (相關報導: 台灣竟成全球詐騙洗錢中心?聯合國報告震撼揭密,政府緊急回應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李伊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