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手機簡訊的對話框顏色值多少錢?根據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經濟學教授布爾什丁(Leonardo Bursztyn)和其團隊的最新研究,答案是:每個月31美元(約合新台幣1007元)。
研究顯示,美國大學生平均認為每月要31美元,才肯讓自己的iPhone簡訊從「時尚的藍色」(代表使用蘋果的iMessage),變成「俗氣的綠色」(代表對方知道你是安卓用戶或非iMessage使用者)。實驗發現,即使訊息功能不變,光是改變對話框的顏色就讓人感到社會地位下滑;而若要他們完全停用iMessage,包括關閉已讀、顯示「正在輸入⋯⋯」、能傳高解析的照片、影片等功能,補償金更得要69美元(約合新台幣2243元)。
《經濟學人》指出,原本綠色對話框只是蘋果用來區分非iMessage訊息的方式,結果卻演變成一種「社會地位標籤」:要不是你買不起iPhone,要不就是沒意識到用安卓(Android)會被貼標籤、甚至被排擠。
研究團隊將受試者分成1組對照組和3組實驗組。對照組不用改變任何手機功能,只需要做一些形式上的配合,包括每週上傳一次手機畫面的截圖和接收研究團隊發來的簡訊,主要是為了衡量「參加研究本身有多麻煩」。其他3組實驗組則需要關閉特定功能,包括關閉藍色對話框、關閉iMessage,以及停用手機相機。平均而言,對照組的學生只要求每個月拿到18美元(約合新台幣585元);而實驗組的學生則分別要求49、69和86美元(約合新台幣2796元)才願意配合。
這項研究顯示了蘋果在市場上的壟斷能力。理想情況下,企業應該透過推出更好、更便宜的產品來競爭,但蘋果走出另一條路:讓競爭對手受苦。過去,iPhone和安卓之間因技術不相容導致訊息的顯示方式不同,但這些問題早已獲得解決,蘋果卻選擇繼續保留顏色區別;不是因為技術不行,而是因為這個差異可以讓人「看清楚誰不是iPhone使用者」,創造一種「社交區隔」。根據遊戲公司Epic Games對蘋果提出的反壟斷訴訟文件,蘋果高層早就視iMessage為「綁住用戶」的重要工具。
台版社交區隔長這樣
在台灣,雖然多數人平常使用Line居多,對於iMessage對話框的顏色差異比較沒感覺,但在某些情境下,蘋果和安卓手機的差異依舊明顯。像是在社群媒體Instagram上傳限時動態時,安卓的照片或影片容易被降畫質;或是朋友聚會中,大家習慣在拍完照用AirDrop傳照片,這時安卓用戶就容易被晾在一旁。
根據美國投資銀行「Piper Sandler」9日發布的美國青少年喜好報告(2025年春季調查),在訪問超過6000名、平均年齡約16歲的青少年後發現,高達88%的受訪者擁有iPhone,對比10年前的66%,成長了22個百分點。此外,這些使用iPhone的青少年中有25%計畫購買即將推出的iPhone 17。 (相關報導: 商業熱議》螺絲是第一個難題!「純美國造iPhone」就算動用機器人大軍,也難班師回美國? | 更多文章 )
Would you buy iPhone 17 Pro if it was presented in the colour Sky Blue? pic.twitter.com/MmJ3YgCAzx
— Majin Bu (@MajinBuOfficial) April 22, 2025
有趣的是,在布爾什丁(Leonardo Bursztyn)的實驗中,無論是蘋果還是安卓用戶都表示希望簡訊對話框的顏色可以統一,但要說服整個朋友圈,甚至整個校園改用像Signal或WhatsApp等這種不分顏色的通訊軟體,難度實在太高。不過《經濟學人》指出也有另一種可能:或許iPhone使用者其實很享受藍色對話框帶來的「優越感」,無論他們在問卷裡的回答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