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出國風氣旺盛,而除了行動電源外,許多擔心手機電力耗盡的遊客會使用充電線,在機場的免費充電站讓電力充足,不過,過去曾有專家指出,盡量避免使用機場、酒店或購物中心的免費充電站,恐伴隨巨大風險。
根據外媒《Daily Echo》報導,許多旅客曾在使用公共充電站時,駭客趁機植入惡意軟體或監控軟體,使用戶裝置被監控。對此,SIGNAL + POWER(全球領先的插座轉接器製造商)的行銷經理 Jae Ro提出三個原因,說明在機場使用公共插座非明智的選擇。
1.可能會被植入惡意軟體
Jae Ro 指出,公共插座看似便利,但同時也伴隨著重大資安風險,因為這些插座可能被人動過手腳,並悄悄在用戶充電時安裝惡意軟體(malware),而這些軟體能在不被察覺的情況下竊取密碼、銀行資料等資訊。
2.駭客手法「Juice Jacking」猖獗
Jae Ro 指出,一種名為「Juice Jacking」的駭客手法,指駭客透過改造公共充電站,在鬨充電時偷偷安裝惡意軟體,並讓用戶以為手機連接到一個可信任的裝置,再進而竊取個資、信用卡資料、甚至瀏覽紀錄。
Jae Ro 指出,「一旦被駭入,除了在機場當下危險,之後無論將手機帶到哪裡,風險都會跟著」。
3.資料外洩風險
Jae 補充,即使沒有被安裝惡意軟體,還是有資料外洩的風險,因充電站不僅可以傳輸電力,也可能傳輸資料。當在自家使用時,往往會出現「僅充電」或 「傳輸檔案」供用戶選擇,不過,在公共充電站,這層保護往往容易被跳過。
因此,資料可能暴露在濫用的風險之下,而被竊取的資料之後可能被用來盜用身份,或在暗網上出售。
如何在機場安全充電?
對此,Jae Ro提出了四個方法,讓大家在機場也能安心充電。
1.攜帶行動電源
隨身攜帶行動電源,避免依賴公共充電站,確保能在旅途中安全充電。
2.堅持使用可信來源的充電設備
盡量只使用自己攜帶的充電器,以降低資料外洩的風險,除此,建議使用牆壁插座而非公共USB插座,因牆壁插座的資安風險較低。
3.避免資料傳輸
如果不得不用公共充電站,必須在連接前先關閉手機的資料傳輸功能,確保只有電力通過充電線,避免資料外洩。
其中,資料阻斷器(Data Blocker)可以阻止設備與充電站之間的資料傳輸,只允許電力通過,進一步保障裝置安全。
資料來源:《Daily Echo》 (相關報導: 出國玩還只會用Google Maps?內行推6款國外自助旅行必備APP,訂票、住宿、交通一機搞定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林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