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水喝夠嗎?腎臟科醫師提醒:尿尿這3種顏色,代表你正在缺水!

你每天喝夠水嗎?腎臟科醫生教你判斷方式。(示意圖/取自pexels)

每天該喝多少水才夠?其實答案因人而異,依據每個人的身體狀況、是否有慢性疾病而不同。除了喝白開水,其實茶、咖啡、湯、甚至日常食物中,也都包含水分,都能計入每日的總水分攝取量。

每人每日喝水量不同,這些也能算進總水量

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在《早安健康》YouTube頻道中指出,一般健康成人每天所需的喝水量為體重的3%到4%,也就是每公斤體重乘以30至40cc。例如一位60公斤的成人,一天約需攝取1800cc到2400cc的水分。

不過,若是患有腎臟病或心臟病等需限制水分攝取的人,建議飲水量應依照「前一日尿量+500到700cc」來計算。舉例來說,若昨天排尿量為300cc,那今天的飲水量建議控制在800到1000cc之間,過量飲水反而有肺水腫風險,可能危及健康。

洪醫師也提醒,大約有 20%的水分可由食物提供,因此當計算每日飲水量時,可以先將這部分扣除。例如每日建議攝取2000cc水分,若食物中已提供約400cc,那實際從飲用水補足1600cc即可。

營養師楊婷貽則於「好食課」粉絲專頁表示,人體補水來源不單是白開水,包括湯品、果汁、茶、咖啡等也都含水,但建議優先選擇無糖、無添加的飲品,並避免完全以含糖飲料取代喝水,才能維持良好的代謝與健康

尿液顏色看水喝得夠不夠!5種顏色判斷法一次看懂

此外,衛福部國健署也提供一個簡單判斷是否喝水充足的方式——觀察尿液顏色:

1.透明無色:表示體內水分可能過多,不需要補充水分。

2.透明黃色(淺黃色):表示體內水分充足,可正常補充水分。

3.黃色:表示可能有一段時間未補充水分或有持續出汗之情形,需要持續補充水分。

4.烏龍茶色:表示身體可能已出現缺水狀態,要立即補充水分。

5.濃茶色:表示可能已1-2天完全沒有水分攝取,此時喝水可能對於腸胃吸收速度已經太慢,建議尋求醫療協助。 

喝開水5要訣,每天起床先喝一杯

國健署也提醒,處於高溫環境時,要多補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喝,並提供「喝開水5要訣」:

1.起床一杯水:

身體一整晚都沒攝取水分,起床後小口分次慢慢喝一杯300-500 ml(毫升)的溫開水,促進腸胃蠕動、防止便秘。

2.用餐前後配杯水:

無論是在家或在外用餐,桌上準備一杯300-500ml的水,餐前或餐後至少半小時分次慢慢喝,取代含糖飲料,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

3.外出要帶水:

準備500ml以上的水壺,外出運動時隨身攜帶隨時補充水分,增加運動時的血液循環,並避免脫水的發生。

4.製作提味水:

可在開水中添加少許檸檬片、各種新鮮水果切片等,或加入茶葉泡製冷泡茶。

5.1,500的水:

養成每天喝至少1,500 ml開水的好習慣,不要等到口渴才喝,且分多次喝、慢慢喝,喝得太急,或一次喝太多,反而會造成身體不適。

喝對水、喝夠水,對維持身體代謝與腎臟健康非常重要。記得依照體重與身體狀況調整飲水量,並注意從飲食中也能補充一部分水分,聰明喝水、輕鬆養生! (相關報導: 蛋黃顏色越深越營養?專家:挑雞蛋看「1關鍵」,營養高膽固醇更低 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李伊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