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不是只有吸菸才會得!台灣六成肺癌患者並沒有抽菸習慣,有些甚至生活規律、熱愛運動,卻在毫無預警下罹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分享,一名不抽菸也不喝酒、經常跑馬拉松的男性,竟被診斷出肺癌第四期,連他自己都難以置信。
醫揭5大肺癌高風險因子
許多人聽到肺癌,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吸菸。但蘇一峰提醒,現代生活中其實潛藏不少肺部健康的威脅,包括以下五大致癌來源:
1.空氣污染:住在馬路旁、工業區等地,長期吸入PM2.5與懸浮微粒,對肺部傷害極大。2.廚房油煙:高溫烹調會釋放大量油煙與致癌物,若通風不良,更易累積風險。3.辦公室設備:如印表機、影印機等,常在使用中釋放碳微粒。4.家電設備:氣炸鍋、電烤爐等高溫加熱設備,也會釋出PM2.5微粒。5.化學清潔劑:根據《美國呼吸暨重症照護醫學期刊》,長期吸入化學清潔劑氣體,對肺功能的傷害相當於每天吸20支菸。
不只抽菸才要注意!這些人應提早做肺癌篩檢
蘇一峰建議,如果家中曾有親人罹患肺癌,應特別警覺,最好在親人發病年齡「提前10年」進行肺癌篩檢。此外,有長期暴露空氣污染、經常接觸油煙與粉塵環境的人,也都屬於高風險族群。
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目前最有效的肺癌早期檢查
醫師指出,「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是目前唯一被證實可以有效早期發現肺癌的方法。若第一次檢查結果正常,肺部乾淨無結節,可3到5年再做複查,無須每年檢查,避免過度焦慮。
FAQ|肺癌篩檢與風險常見問題
Q:不抽菸的人有可能罹患肺癌嗎?A:有可能。台灣約有六成肺癌患者沒有吸菸習慣,其他因素如空污、油煙、遺傳等也可能導致肺癌。
Q:什麼是低劑量電腦斷層?A:LDCT 是輻射劑量較低的肺部掃描方式,可偵測早期肺癌結節。
Q:哪類人需要定期做肺癌篩檢?A:有肺癌家族史、長期接觸PM2.5、油煙、粉塵、印表機等環境的人應主動篩檢。
Q:檢查需要每年做嗎?A:若第一次結果正常,建議3~5年再做一次即可。
肺癌不是遙遠的事,懂得預防才是保命關鍵
肺癌往往沒有早期症狀,一旦出現症狀多已是中晚期。與其等身體出現問題才後悔,不如透過科學化的檢查與生活環境改善,降低肺癌風險,替自己與家人守住健康。 (相關報導: 不只汪建民,鳳飛飛也死於肺腺癌!台大肺癌權威:致癌因子比抽菸更可怕是「這個」 | 更多文章 )
資料來源:蘇一峰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