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全球癌症死因第一位,在台灣,肺癌標準化死亡率雖已連續9年下降,但在2023年仍有1萬0348人死於肺癌,持續蟬聯台灣癌症死因第一位。國民健康署(以下稱國健署)指出,肺癌個案死亡率高,存活率低,主要與診斷的期別有關。因此,協助民眾及早發現肺癌,就成為提升其存活率的關鍵。
肺癌早期沒有症狀,若民眾沒有定期接受篩檢的習慣,一旦發現罹患癌症,往往已是晚期。以2022年的確診個案為例,就有6.2%被診斷為0期、32.3%為1期、3.7%為3期、47.7%為4期。而目前第1期肺癌5年存活率約9成,到了2成接近6成以上,第3期則下降至近3成,若延遲至第4期才就醫,5年存活率就僅剩1成。
為了降低肺癌對國人健康的威脅,國健署參考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USPSTF)對於肺癌篩檢的建議,針對吸菸者以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為篩檢工具;另參考我國「以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篩檢臺灣不吸菸肺癌高危險族群之研究」(Taiwan Lung cancer screening in Never-smoker Trial, TALENT)實證結果,納入肺癌家族史為篩檢對象。
國健署提醒,有以下任一肺癌風險因子且具健保身分之民眾,每2年均可接受一次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
1、具肺癌家族史:45至74歲男性或40至74歲女性,且其有血緣關係之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
2、重度吸菸者:50至74歲吸菸史達20包-年以上,仍在吸菸或戒菸未達15年之重度吸菸者。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LDCT僅能早期發肺癌,並不能降低肺癌的發生率,最重要的預防方法仍是戒菸;吸菸者戒菸10至15年,肺癌發生機率就能減半,這對降低肺癌風險極為關鍵。 (相關報導: 免疫治療抗癌卻恐釀皮膚嚴重壞死 「嚴重副作用」原因長庚醫院找到了 | 更多文章 )
國健署自2022年7月1日起開辦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下稱LDCT)肺癌篩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全國已有15萬8937位民眾接受檢查,並找出1957名肺癌確診個案,其中早期(0及1期)個案占83%,顯示LDCT肺癌篩檢確實有助於早期發現肺癌,讓民眾儘早接受治療,提升肺癌存活率與拯救生命。
備註:包-年=平均每天吸菸包數*吸菸年數。(例如每天1包菸,共吸菸20年;或每天0.5包菸,共吸菸40年,皆為20包-年)
【吸菸有害健康、吸菸會導致癌症、孕婦吸菸易導致胎兒早產及體重不足、戒菸可減少健康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