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台灣產業競爭力,多數人首先聯想到的,往往是台積電、聯發科等科技巨擘,但在聚光燈之外,其實還有一群默默撐起出口動能的「隱形冠軍」。其中,長年被視為傳統產業、甚至標籤為「夕陽產業」的紡織業,在國際展場上表現搶眼,展現強大實力。
台灣紡織業成「隱形冠軍」4天接單325萬
根據《三立新聞網》報導,我國27家紡織相關業者組團參加2025年「越南西貢紡織及製衣工業展覽會」(SaigonTex),4天展期吸引逾400名國際買主駐足洽詢,現場成功敲下約10萬美元(約新台幣325萬元)訂單,後續更可望擴大為超過500萬美元(約新台幣1億6千萬元)的長期合作。
台灣機能紡織實力獲歐美品牌青睞
儘管紡織在台灣常被認定為夕陽產業,業界卻用實績證明實力不容小覷。從事紡織業逾十年的吳姓業者指出,台灣之所以能在全球市場保有一席之地,關鍵在於「完整的生產體系與高機能布料的開發能力」。
他進一步透露,目前包括Nike、Under Armour、Adidas等國際運動品牌皆是台廠客戶,就連許多歐美高端內衣品牌的肩帶也由台灣供應,主因是「台灣的紡織非常講究機能性和高質感布料,還有在創新、環保和差異化部分非常重視」,特別符合重視環保的歐洲市場需求。
台廠展出永續產品 吸引全球買主高度關注
根據中華民國紡織業拓展會資料,本次展覽規模達3.4萬平方公尺,來自25國、超過1,100家廠商參展。
我國由紡拓會領軍,率領26家業者包括遠東新世紀、南亞、集盛、台化、旭寬、二億企業等,展示各式永續機能紗線、布料、商標、染料及助劑等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來訪買主橫跨歐美與亞洲知名品牌與成衣大廠,包括越南Motives、An Phuc、法國運動用品通路Decathlon、美國Columbia、The North Face、New Balance、JC Penny、Carhartt、韓國Nobland及胡志明市Donagamex等,均對台灣產品品質表示高度肯定,並展現濃厚合作意願。 (相關報導: 台灣開始煩惱「接下來會缺1東西」全球第一個被犧牲!預算不翻倍恐難救人 | 更多文章 )
雖然整體買氣仍受美國關稅政策變數影響,買主態度偏向保守,但台灣展團已提前搶下325萬元訂單,後續可望擴大至億元規模。台灣紡織產業再度證明,「即使沒有護國神山的光環,也能在全球市場中站穩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