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激起民族尊嚴!北京餐廳改用「澳洲牛」,中國散戶湧入股市「扶盤抗美」

美中關稅戰愈演愈烈,北京許多餐廳美國牛肉將不再是該餐廳的主菜,改用澳洲牛肉。(美聯社)

美國對中國大打關稅戰,中國亦祭出高關稅反制,雙方向對方產品徵收的關稅已超逾100%。受到高關稅影響,據《路透》報導,位於北京的本壘美式烤肉餐廳的員工正重印菜單,美國牛肉將不再是該餐廳的主菜,改用澳洲牛肉。

該餐廳表示,在高關稅下,實在難以負擔美牛價格,因此在庫存用完後,將會改用澳洲牛肉。該餐廳指出,美國牛肉和澳洲牛肉在在口感、品質和味道都一樣,只是受市場壓力和關稅影響被迫作出改變。除了牛肉,該餐廳指出,豬肋骨的來源地也改為加拿大。

「他要,我們就做。美國不要,那我就分給我們其他客戶。」被封為「義烏最牛老闆娘」聶自勤在義烏商貿城經營了近20年萬聖節用品,已是重量級商戶,也曾被評為義烏最牛老闆娘。有陸媒採訪她面對關稅戰影響,如何處理美國客戶的退單時,她的回應在社交媒體上走紅。

除此之外,《路透》報導,中美關稅戰自美國總統川普的「解放日」升級後,中國股市洋溢著愛國熱情,散戶紛紛湧入中國股市抗擊美方壓力,買盤主要集中在受益於中國國家戰略的板塊,如國防、消費和半導體。市場分析師指出,愛國投資的情緒「明顯改善了市場行情」。

廣東省室內設計師從未炒過股,但為了表達對國家的支持,他之後決定每個月向中國股市投入人民幣2000元(合新台幣約8890元。)。他說,「目標不是賺錢,而是為國家出一份力。」

《路透》引述交易員和經紀人稱,這種愛國熱情在散戶投資者中並不常見,他們過去常被認為有「賭徒心態」,這對當局來說是一個可喜的變化,有助於緩解貿易戰引發的恐慌情緒,穩定資本市場。 (相關報導: 「中美貿易完全脫鉤可能性不大!」林毅夫解析「1因素」:美國關稅政策最終將被拋棄 更多文章

西班牙《郵報》(El Correo)近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中國近幾十年來重建的「民族自尊」,正成為其應對美國川普政府貿易壓力的重要原因。這篇由西班牙中國問題專家里奧斯撰寫的「川普與中國人的自尊」分析指出,中國寧願承受經濟損失也不在原則問題讓步的立場,反映其將民族尊嚴置於短期利益之上的戰略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