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發動關稅戰後,外界紛紛關注他何時會針對半導體課稅,而在全球積極推動半導體發展的競爭格局中,台灣的關鍵地位更引發高度關注。對此,民眾黨今(22)日主辦「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與挑戰」公聽會,邀情學者與政府機關與會討論,台大企管系副教授盧信昌在會議表示,最近這幾年台灣企業、上市公司被日本列管,因為涉及到重大軍事供應,這與台灣的管理制度非常不同,台灣試圖以自認為民主典範,找自己開不了槍的敵人。
盧信昌指出,一些人喜歡把台灣到現在為止的成就,片段的歸納成特定國家的「恩賜」,試圖讓年輕人誤以為只要抱住大腿,台灣就有救了,但這都不是事實。他提到,國際上烏克蘭、加薩走廊的悲慘呼叫現在都看不到,媒體封鎖新聞的能量讓現在年輕世代對於世事無知,比他們以前更「可悲」,然而這是他們造成的,放縱一個社會如此怠惰。
盧信昌續指,荷蘭在川普1.0時,就已經因為半導體機台出口被管制,動用各式智囊團不斷在歐盟做遊說,但最終艾司摩爾經過6年的努力仍找不出突破口,選擇最壞的結果離開歐洲。他提到,荷蘭的命運沒有比台灣好,但人家不認份、不卑微也不認命,即使不得其門而入,仍說出非常明確的立場。
盧信昌表示,前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曾表示,希望美國10年內有19個州、60個大學能夠參與半導體產業,甚至提供高中以上的青年人就業,然而這並不符合台積電需求,人力素質有差異。 (相關報導: 「台灣製造」不怕關稅?美媒揭台灣「護體神功」:半導體關稅反衝擊美國 | 更多文章 )
盧信昌強調,最近這幾年台灣企業、上市公司被日本列管,因為涉及到重大軍事供應,這與台灣的管理制度非常不同,台灣試圖以自認為民主典範,找自己開不了槍的敵人,而日本則是一視同仁,「世界的改變並不要以取得總統同意為原則,任何認為總統不同意,接下來就只剩馬屁,那是對自己的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