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等關稅政策掀起全球貿易戰海嘯外,連日來持續抨擊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引發市場擔憂,近期美債如坐雲宵飛車,殖利率單周漲幅創下10年新高。臉書財經粉專「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除針對美國國債倒債的可能性與「恐怖後果外」進行分析外,也提及美國欲發行百年期零息債券的傳聞。
財經作家雨果21日在臉書指出,美債這兩周跌跌不休,中國、日本狂拋售、有人槓桿操作美債爆倉等傳聞頻傳。據美國證券產業暨金融市場協會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美財政部債券發行總額2025年初已達36兆美元,美國政府在2025年必須為到期國債再融資9.2兆美元,其中約6.5兆美元將於6月到期,屆時美國必須進行一波債券借新還舊,票面利率將決定未來一段時間美國政府支付國債利息的壓力大小。
至於所謂美國國債可能發生倒債的討論,雨果認為,機率非常、非常低,美國若真的發生公債倒債,將是全球金融市場的震撼彈,因為美國國債是全球最具信譽、流動性最高的資產之一;美債被視為「無風險資產」,是全球銀行、保險公司、央行資產配置的核心。如果出現違約,將導致避險資產信心動搖、拋售潮出現,造成股市重挫、債市流動性緊縮等後果,影響可能遠勝於2008年的金融危機,股市可能會有超過70%以上的跌幅。
雨果指出,若美債違約,會動搖全球對美元的信心,資金可能轉向黃金、歐元、人民幣或加密貨幣等其他替代資產,這將長期削弱美元地位,使發債成本提高,更加重財政負擔。亞洲金融市場方面,因對美國資產連動性高,美債倒債,台灣可能面臨台幣匯率劇烈波動,資金回流美元避險,台股因外資撤出而重挫;尤其是科技股,壽險公司等持有大量美債部位的金融機構需認列損失,光台灣政府就持有超過5000億美元國債,投資人風險偏好降低,基金與ETF贖回潮出現。
另外,日前傳出美國可能逼迫外國債權人將所持美債換成100年期零息債券,即便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已否認,但仍引發投資人倒債危機的擔憂。雨果在新貼文中提到,連央行總裁楊金龍也說,倘若美國這樣做,相當於美債的倒債,但也有人說,即使是零息美債,也會是折價債券,並非真的完全沒有利息,問題關鍵在於,長達100年期的債券只能解決美國燃眉之急,對投資人來說也相當不利的,接受的人應該很少,只有在美國央行宣告利率再回到接近零利率的時候,這筆債券的價格才會上漲到有額外的獲利空間。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
新聞報導內容僅供參考,投資理財有賺有賠,投資人應審慎投資、自負風險。
看更多股市新聞→ http://bit.ly/3OBeQ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