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製造」不怕關稅?美媒揭台灣「護體神功」:半導體關稅反衝擊美國

美國媒體讚「台灣製造」成抵擋美國晶片關稅重要的護身符。圖為台積電南科晶圓18廠生產的3奈米製程晶片。(資料照,柯承惠攝)

台灣製造業以「Made in Taiwan」邁向國際、打響品牌,不僅以高效率、高品質與卓越創新能力享譽全球,專利註冊量也名列全球前5,更掌握全球超過9成的先進晶片產能,讓美國媒體大讚:「台灣在專利護體加上製造實力的優勢,讓『台灣製造』成為抵擋美國晶片關稅重要的護身符。」

據《洛杉磯時報》報導指出,台灣在1950年崛起成為製造強國,當時因與美國簽署《共同防禦條約》,獲得外援與投資,成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重要戰略盟友,歷經數十年的轉型,如今,蛻變為設計與科技創新的重鎮,台灣已在全球電子產業中佔有一席之地,超過80%的筆記型電腦設計皆在台灣製造,MIT標誌也獲得全球認可。

報導提及,雖然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目前未納入台灣的數據,但2023年台灣智慧財產局(TIPO)共接獲7萬2607件專利申請,這項數據在全球排名前5。此外,台灣除運用專利維護技術外,現今全球超過9成以上的先進晶片均為台灣製造,顯示台灣在資訊科技領域的重要參與者身分。

報導續指,2023~2024年,台灣對美投資佔其海外總投資的40%以上,使美國成為台商最主要的投資目的地位,對於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加上即將公布針對半導體產業的新關稅政策,多位分析師指出,對台實施經濟制裁並不會立即提升美國的晶片產能,因為建設晶圓廠需耗費數十億美元與多年工期。

相反地,半導體關稅將嚴重衝擊蘋果、輝達(Nvidia)、高通、英特爾與AMD等依賴台灣供應鏈的美國科技公司,最終也將影響美國消費者,美媒因此直言:「台灣在專利護體加上製造實力的優勢,讓『台灣製造』成為抵擋美國晶片關稅重要的護身符。」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