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中鼎(9933)近日連續三日跌停,引發市場投資人關注。原因出在其美洲子公司債權客戶 GCEH 聲請破產,導致高達196億元的工程款可能無法收回,市場擔憂呆帳風險。然而,這真的是一場致命打擊嗎?本文帶你從事件本質、財務狀況、股價評估到投資建議,全面解析中鼎事件背後的真相與風險控管策略。
註:本文寫自4月18日。
這兩天不少投資人關心中鼎(9933)重挫事件,我也整理了一下目前的關鍵資訊與觀察重點,給正在思考是否進場的朋友一個參考方向:
事件本質是什麼?
中鼎美洲的客戶、美國再生能源公司 GCEH 於4/16聲請破產重整,導致中鼎的196億元工程款可能無法如期收回,市場擔心呆帳風險,因此連續兩日跌停。
但值得注意的是:
1.這筆債權已有擔保(母公司+工程留置權)
2.不會一次性提列減損
3.中鼎仍有3200億元在建工程+337億元現金
GCEH真的爛到不行嗎?
是的,真的不太行⋯GCEH是做生質柴油的再生能源公司,曾經風光一時,但近年:投資過大、工程延遲、資金調度失衡目前負債超過20億美元,市值不到800萬美元,所以選擇 Chapter 11 希望用營運換時間重整債務。
這次踩雷,中鼎會倒嗎?
不會倒,但會痛。196億元占資產15.7%,但已設立防火牆(擔保+協議+分期提列),不影響日常營運與配息能力實際能追回多少,要看未來法院是否核准重整計畫。
股價與估值
目前股價:31.6元(創五年新低)
估值落在歷史偏低區,若後續風險收斂,有可能反彈。
投資建議?
1.若你看長期(1年以上)、重視基本面與現金股息,中鼎可列入觀察名單
2.若你怕短線波動、沒時間追蹤法院進度,建議觀望
3. 分批進場+風險控制,會是比較穩健的方式
一句話總結:「中鼎不是體質出問題,是一次性的踩雷事件。痛,卻不致命。關鍵在你願不願意耐心等待它把這筆錢追回來。」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凱文聊投資。(原標題:中鼎196億元呆帳風暴,現在可以進場嗎?)
責任編輯/李伊晴 (相關報導: 台股大跌還能存高股息ETF嗎?0056、00878、00919月配10萬怎做到?加薪配置表大公開!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