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腎臟科醫師分享,一位病人因為頭暈就醫檢查後,發現是頸動脈狹窄,醫師建議進行頸動脈支架置放術,但擔心手術併發症有中風的風險,因此建議病人每天吃1顆黑蒜,2天吃半碗洋蔥,一年後頸動脈厚度和症狀都得到改善。
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在《健康好生活》節目中分享,有位病人因為長期頭暈治不好,於是去進行頸動脈內皮厚度測量健檢,發現有頸動脈狹窄問題,將來中風風險較高,健檢醫師的建議是進行頸動脈支架置放術來改善,但病人擔心手術造成頸動脈裡的脂肪斑塊掉落,若斑塊流到腦部,反而可能造成腦中風,原本只是頭暈,「需要這麼激烈的(置放支架)手段嗎?」
江守山表示,若不想動支架置放術,可以從飲食方面著手嘗試改善,可以多吃黑蒜和洋蔥,根據2018年美國心臟科醫學會官方期刊的研究發現,這類「蔥屬蔬菜」能幫助改善頸動脈厚度。聽從江守山建議後,病人開始每天吃1顆黑蒜,2天吃半碗洋蔥,一年後再檢查發現頸動脈變薄、頭暈改善,雖然還是要定期回診追蹤,但暫時不用做支架放置術。
江守山指出,洋蔥含有多種營養素,且每100公克只有42大卡熱量,含有能控制血壓的鉀,以及能抗發炎的槲皮素,槲皮素有強大抗氧化力,能保持血管彈性,甚至是抗癌。
資料來源:《健康好生活》 (相關報導: 日本人為何全球最瘦?不是靠運動!這1點讓台灣人輸慘了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李伊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