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旅行時,部分航線或航空公司會提供乘客飛機餐,但機組員在航程中也需要吃飯,機長、副機長通常也會因為避免同時食物中毒,而選擇吃不同的餐點,不過,機組員吃的和一般乘客一樣嗎?此外,本文也一解飛機餐送到乘客手中之前的製作過程,從選材、烹飪、包裝到運輸都非常講究細節,確保每道餐點在高空中仍保有品質與風味。
休息時吃高級餐?原來飛行員常吃商務艙剩下的食物
根據航空新聞網站《簡單飛行(Simple Flying)》報導,機組員的餐點其實因航空公司、航班長度而有所不同,例如墨西哥航空(Aeromexico)的飛行員工會(ASPA)告訴Simple Flying,短程、中程航班飛行員多半會自備食物,這在其他航空公司其實也很常見,在長程航班中則可以自帶餐點,也能吃機上剩下的飛機餐。另外也有部分航空公司會與餐飲供應商簽訂合約,為機組人員特別製作餐食。
機長和副機長通常會選擇吃不同的餐點,以避免兩人同時食物中毒,無人駕駛飛機的風險,每家航空公司會有不同的規範。例如維珍航空(Virgin Atlantic)要求機長和副機長食用不同餐點;澳洲運輸安全局(ATSB)也建議,在高載客量的航空運營中,確保同一航班上的所有飛行員在飛行前與飛行期間吃不同的餐點,是一種有效的防禦措施,可以避免所有飛行員同時失去操作能力;加拿大航空(Air Canada)也為機長與副機長提供不同的餐點以確保飛行安全,同時也為有特殊飲食需求的機組人員提供特製餐。
根據《Simple Flying》報導,長程航班的飛行員在休息時間通常會用餐,地點可能是在設有專屬組員休息區的大型飛機上,也可能直接在駕駛艙內。多數駕駛艙內都配有可摺疊的托盤桌,方便飛行員用餐。
在多數航空公司中,飛行員在長途航班上用餐是免費的。由於航空業對安全與衛生有嚴格規範,食品安全自然不容忽視。許多航空公司規定,當餐食超過可提供時間後將不能再供乘客食用,而這些即將報廢的餐點便會由機組人員食用。因此,不少飛行員會享用到商務艙或頭等艙未食用完的高級餐點。
飛機餐怎麼做?從選材、烹飪到上機,每步驟都不馬虎
根據《Travel + Leisure》報導,阿聯酋航空位於杜拜的餐飲設施是全球最大的飛機餐製作中心,每天製作超過2萬份餐點,供應自家航班與超過百家航空公司。餐點製作流程嚴格控管衛生,員工須經安檢、穿防護服並通過「空氣淋浴」進入作業區。食材亦需X光掃描,並在短時間內食用完畢,考量高空乾燥與氣壓變化,餐點多選用風味濃郁、酸度高的食材,牛排、麵包與甜點等難以保存的餐點也有專門處理方式,還要有能因應臨時改機或延誤的應變措施。
資料來源:《Simple Flying》、《Travel + Leisure》 (相關報導: NET神秘Outlet在哪?「一件不到百元、全年5件3折」,小資族大讚超好買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