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打亂跨國稅改協議向好野人抽稅的如意算盤

皮凱提強調,暗示即使沒有美國參與,其他國家也可能共同建立新的國際稅收框架。(資料照,吳逸驊攝)

全球針對億萬富豪與跨國企業的稅制改革計畫正面臨嚴峻挑戰,美國總統川普的強硬立場成為這場國際稅改博弈的關鍵變數。這位來自房地產界的億萬富翁總統不僅帶領美國退出了針對跨國企業的國際稅改協議,更對那些試圖向美國科技巨頭徵稅的國家發出明確警告,表示將以關稅手段進行反制。這一系列舉動使得多年來國際社會致力建立的全球稅制框架面臨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

近年來,亞馬遜(Amazon)、微軟(Microsoft)、Google母公司Alphabet以及臉書母公司Meta等美國科技巨頭頻頻被多國政府指責,透過複雜的財務操作與稅務安排規避當地納稅義務。這些企業雖在全球各地營運並獲取巨額利潤,但往往能夠通過合法的稅務規劃將利潤轉移至低稅率國家,導致其實際支付的稅額遠低於當地企業。

警告關稅報復,川普強硬回應數位稅國家

面對國際社會對美國科技企業的稅務追討,川普於2月21日發布明確警告,表示任何對美國大型科技企業或其他企業實施「歧視性、不成比例」或是刻意圖利本地企業的罰款與稅收措施,都將遭到美國政府的強力報復。「我的政府將採取行動,包括課徵關稅,並採取其他必要反制措施,以減輕對美國造成的損害。」川普在總統備忘錄中明確表示。此舉被外界廣泛解讀為可能再度引爆美國與其盟友之間圍繞數位稅政策的緊張關係。

這並非川普首次對數位稅表達強烈反對。早在他第一任期間,當法國於2019年率先實施數位服務稅時,川普就曾威脅要對法國香檳與起司等進口產品課徵額外關稅作為報復。儘管如此,自法國開創先例以來,已有7個國家陸續實施類似的數位稅政策。數據顯示,僅2023年一年,這項數位稅就為法國政府帶來7.8億歐元(約8.87億美元)的可觀稅收。目前,歐盟已經明確表態,若美國按照川普計畫對歐盟商品加徵20%關稅,歐盟將考慮以實施更廣泛的數位服務稅作為反制措施。

正與美國積極尋求簽署雙邊貿易協議的英國,也正在全面重新檢視其現行的數位稅政策。目前,英國的數位服務稅每年可為國庫帶來約8億英鎊的稅收。英國貿易大臣喬納森.雷諾茲(Jonathan Reynolds)近日在公開場合表示,這項稅收「不是不能改,也不是不能討論的事」,顯示出英國在川普重返白宮後可能調整其數位稅立場的跡象。

全球最低稅率實施進展參差不齊

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長期主導下,近140個國家於2021年達成具有歷史性意義的共識,擬定了針對跨國企業的全球稅制改革方案。這項雄心勃勃的協議分為兩大支柱:第一支柱規定企業應在獲利來源國繳稅,旨在防堵跨國企業的避稅行為,特別針對科技巨頭;第二支柱則要求設立15%的全球最低企業稅率,確保跨國企業無法通過稅務安排完全規避稅負。迄今為止,包括巴西、英國、加拿大、歐盟、瑞士與日本等約60個經濟體已採納第二支柱的最低稅率規定,但第一支柱的執行細節談判進展緩慢。 (相關報導: 這項法案讓美國造船業市占落後中國5000倍 為何美軍反對廢除 更多文章

美國知名智庫稅務基金會(Tax Foundation)主席丹尼爾.邦恩(Daniel Bunn)指出,即使在拜登政府任內,第一支柱有關企業在獲利來源國納稅的執行細節談判就已陷入停滯狀態。在美國深造、對美國稅制有深入研究的法籍經濟學家加布里埃爾.祖克曼(Gabriel Zucman)則向法新社表示,歐盟在接下來幾周的政策反應將至關重要,「如果歐盟與其他國家就此妥協,讓美國跨國企業逃避全球稅制規範,那麼這項極為重要的全球協議恐怕就要面臨破局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