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0050更強?主動型ETF來了!3家投信操作實力曝光,投資人該跟進嗎?

主動型ETF即將問世,目前已有野村、統一、群益投信獲准募集發行。(資料照/顏麟宇攝)

編按:在ETF的世界中,0050等被動式ETF早已成為多數投資人心中的首選,主要是因為其投資策略簡單、穩定,透過複製特定指數表現(例如台灣50指數),不需依賴經理人主觀判斷,就能輕鬆獲得與市場同步的報酬。但這種「被動投資」模式也有其限制,那就是難以創造超額報酬,只能與市場表現持平。

相較之下,主動式ETF則是在追蹤特定指數的基礎上,由經理人主動調整投資策略與選股方向,試圖在波動中尋找機會、超越市場表現。這種操作方式更具靈活性,除了追求高報酬之外,也可能專注於特定產業、區域,或是進入一般投資人難以觸及的市場,達成更具目標性的資產配置。

ETF市場蓬勃發展,繼被動追蹤指數的產品之後,主動型ETF即將問世,目前已有野村、統一、群益投信獲准募集發行。主動型ETF並沒有追蹤特定指數,因此沒有回測績效可供參考,非常考驗經理團隊的投資功力。

共同基金真的全都輸大盤嗎?看數據說話

近幾年只要談起基金,被動型ETF幾乎搶盡所有目光焦點,尤其市值型產品聲量又特別大;一般共同基金彷彿被打入冷宮,乏人問津。事實上,有許多共同基金長期績效確實贏過大盤與0050,但只要一談起共同基金,立刻就會有許多人跳出來詆毀,理由不外乎共同基金昂貴的管理費用與主動選股長期不可能贏過大盤

前述兩個造成共同基金績效落後大盤的原因都成立,版主也認同,因此版主並沒有投資共同基金的規劃,但版主並不會因此對基金帶有偏見、不會一竿子打翻所有基金。根據版主的瞭解,野村、統一、安聯投信旗下基金有數檔長線績效非常優異,完勝大盤與0050;過去十幾年投資這些優質基金,同樣能為資產帶來非常好的複利增值效果

主動型ETF是什麼?與被動型有何不同?

簡單講,主動型ETF就是把一般共同基金放到股市交易,優點是管理費低於共同基金(高於被動追蹤指數型ETF)。由於沒有歷史績效可參考,發行投信的操盤功力就至關重要,投資人只能參考各投信旗下共同基金的績效,做為該主動型ETF是否適合投資的判斷標準。就版主的瞭解,野村、統一、安聯投信都有表現不錯的共同基金,因此如果是這三家投信發行的主動型ETF,也許值得期待。

沒有回測績效,投資風險是否更高?

近幾年,市值型ETF(尤其是0050)被捧上神壇,如果願意排除這種偏見,多留意其他金融產品,會發現還有許多更好的產品值得投資。產品沒有問題,投資人的偏見才是問題。

首檔主動型ETF即將於5月初上市交易,版主會留意,但還未決定是否投資。投資主動型ETF感覺很像開福袋,可能是驚喜、也可能是驚嚇,是否投資由版友們自行審慎評估。

責任編輯/李伊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