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平洋島國諾魯(Nauru)於2024年與台灣斷交、轉向與中國建交,但一年來期待中的經濟援助遲未兌現,讓這個曾因磷酸鹽致富、被譽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的小島,如今面臨經濟凋敝與生存危機,不得不再度啟動出售國籍計畫,試圖籌措遷村資金,應對氣候變遷的迫切威脅。
曾為全球最富小國,諾魯斷交台灣、轉向中國陷困境
根據《每日快報》(Daily Express)報導,諾魯總面積僅21平方公里,人口約1萬2千人,雖然國土狹小,卻因蘊藏大量製作化肥的關鍵原料「純淨磷酸鹽」,在20世紀中期靠出口磷礦賺進大筆外匯,使諾魯的經濟快速膨脹,一度躍升為人均所得最高的國家之一。
然而,過度開採最終導致資源枯竭。到1990年代,島上80%以上的地表已被破壞殆盡,只剩鋸齒狀的石灰岩礦坑,大片土地至今無法居住,島上生態與漁業資源也同步受創,昔日榮景化為泡影。
諾魯賣護照、辦拘留營求生!中國援助難落實
面對資源斷炊,諾魯近年曾透過設立離岸金融中心、出售護照及與澳洲合作設立尋求庇護者拘留中心等方式謀求經濟支撐,卻也屢遭國際爭議與批評。
政治上則在中台之間多次轉向:2002年與台灣斷交、轉與中國建交;2005年中國援助跳票後又與台灣復交,2024年再次與台灣斷交,重新投入中國懷抱。
如今轉向中國後,至今仍未見到實質經濟援助,加上磷酸鹽早已開採殆盡,新的產業與投資也未見蹤影,讓原本寄望「外交換經援」的期待再度落空。
諾魯2025年重啟「黃金護照」計畫
全球暖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持續侵蝕島嶼邊界,讓諾魯面臨國土存續危機。對此,當局再度推出「黃金護照」計畫,開放外籍人士以高價取得諾魯國籍,盼籌措足夠資金協助居民遷村,作為遏止人口外流與重建未來的最後手段。 (相關報導: 斷交台灣不只白蝦慘!宏都拉斯被「中國製造」入侵…無奈掏845億買單 | 更多文章 )
外界關注,儘管與中國建交後諾魯政治上選擇站隊,但其脆弱的經濟與逐漸惡化的生態處境,恐難單靠外交轉向獲得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