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近期發動對等關稅攻勢,擾動全球市場,資金開始尋找出路。德意志銀行觀察到,中國投資人正逐步撤出美元資產,並加快布局歐洲與其他替代市場,顯示去美元化趨勢日益明顯。
中國減持美債、轉買歐洲與日本資產
德銀中國宏觀及全球新興市場銷售主管Lilian Tao表示,近來中國資金配置中,美國國債比重持續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歐洲高評等債券、日本國債與黃金等更具穩定性與避險功能的資產。她指出,這種資金轉向動作,已成為中國投資組合的新常態。
美元資產避險地位動搖 市場避風港出現新選項
川普對多國加徵關稅後,引發全球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前景及金融穩定性的憂慮,不僅美元出現拋售潮,連美國國債這類傳統避險資產也遭市場質疑,資金大舉出逃。
在這樣的背景下,資本紛紛轉向歐洲與亞洲。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公司近期再度強勢進場日本,被市場解讀為對美資產的降溫,及對亞太經濟穩健度的肯定。
巴菲特再壓寶五大商社 看好日本潛力重返全球舞台
波克夏於今年3月透過提交給日本財務當局的文件,宣布提高對三菱商事、丸紅、三井物產、伊藤忠與住友商事等五大商社的持股。這一舉動,並非臨時起意,而是巴菲特自2020年以來持續擴張的長線布局。
日本長年受到通縮、少子化與產業競爭力下滑困擾,但近年來出現復甦訊號。根據日本內閣府資料,該國實質GDP從2020年的-4.5%反彈至2024年的1.8%,顯示經濟基本面逐漸改善。
波克夏更於4月11日發行一筆規模900億日圓的債券,雖然為其歷來最小規模發債案,但在當前國際局勢不穩中,此舉被視為繼續押注日本市場的訊號。
債券市場觀望氛圍濃厚 投資布局更需靈活
針對債券市場後續發展,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張繼文指出,美國近期公布的個人消費數據不如預期,加上對川普關稅政策的憂慮,導致美國公債殖利率走低、降息預期上升。市場現階段預測聯準會今年可能降息三碼甚至更多。 (相關報導: 趁美中打得正兇…台灣1產品來了!「有望取代中國」搶佔7成市場 | 更多文章 )
張繼文建議,面對國際債市波動加劇,投資人不宜單押單一市場或債種,宜透過複合型債券基金分散風險,並依債市情勢彈性調整資產配置,不僅能追求穩定收益,也能掌握降息帶來的資本利得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