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川普想佔台灣便宜?管中閔示警:歐洲國家恐群起效尤

台大前校長管中閔19日出席民眾黨共識營,他表示美國總統川普的不可預測性是台灣最大風險。(民眾黨提供)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逾180國「對等關稅」政策陰影籠罩全球,目前除了對中國課徵最高245%關稅,其餘國家暫時僅實施10%對等關稅,台灣在90天緩衝期內如何與美方的交涉備受矚目。台大前校長管中閔今(19)日分析,川普的不可預測性是台灣最大風險,尤其川普如今的說法都已非選舉語言,

民眾黨國家治理學院今日舉辦共識營,管中閔以「當蠻牛闖進瓷器店」為題演講時指出,對等關稅使台灣面臨的風險主要可分為兩邊,分別是美國和中國。在美國方面,台灣目前尚未知在對等關稅的談判要付出什麼代價,不知道半導體等相關產業鏈是否將被迫移轉,但可以預見台灣作為半導體獨一無二的核心地位,將會逐漸降低,且美國很可能會持續向台灣索取更多「保護費」。

歐洲將伸手?管中閔:他們才是老牌帝國主義

管中閔直指,台灣和川普這頭「蠻牛」談攏後,很可能只有在1、2個月內安全,過了30、60天又可能出現新狀況,這個高度不確定性將重傷經濟,而外界目前較少提及的另一個風險,是其他地區如歐盟在內很可能會群起效尤,美國希望就算發生衝突時,晶片還能握在自己手裡,「你覺得歐洲就會放過台灣嗎?」

「歐洲才是老牌帝國主義,任何吃虧的地方,他絕對不會幹,但有地方占便宜,他一定要占。」管中閔直言,歐洲國家不可能讓美國獨占台灣便宜,未來不只德國會繼續要求台積電設廠,來自歐洲的手一定會伸進來,現在歐洲國家只是因為還在對付美國,來不及顧到台灣,「但接下來我覺得他手一定會伸到台灣來,這些都是因為來自美國,所帶來的其他的額外的風險。」

管中閔:對等關稅政策可化作經濟結構調整動力

有關中國風險,管中閔提到,台灣對中貿易依存度高,中國經濟衰退,與工業國產化和升級,都將壓縮台灣產業的空間,而兩岸關係惡化,更將損害兩岸貿易,國際也會加強「Taiwan+1」的要求,要求台灣在政經風險上升之際,把部分比例的出口產品拉到別國出產,而過去台灣經濟在美中左右逢源的狀況,很可能在美國壓力升高、兩岸關係惡化之下,陷入「左支右絀」。

管中閔認為,面對未來的風險,台灣有的主動性並不多,無論是中國經濟衰退、工業升級,或是美國政策不確定性、持續向台灣需索,甚至是半導體產業外移,都不是台灣能掌控,而目前來看,台灣有主動性的項目,大概只剩美國對等關稅、兩岸貿易依存度及兩岸關係。 (相關報導: 說到做到?川普37年前脫口秀影片曝光 早嗆聲「從盟友身上狠撈一筆」 更多文章

管中閔說,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其實可以作為台灣經濟結構調整的動力,朝擴大開放市場與國際接軌的法規環境,而半導體產業為台灣帶來超過20年的榮景,台灣也是時候進入下個階段的產業轉型,培植更多元的服務及內容產業,而在兩岸問題上,儘管這更多的是美中問題,但不代表台灣只能當棋子,台灣還是一個恆動的空間,應重建穩定的兩岸關係,並平衡對美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