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國家治理學院今(19)日舉辦共識營,邀請台大前校長管中閔演講,管中閔以「當蠻牛闖進瓷器店」為題分析,對川普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買賣,若減少對美出口、增加對美進口仍無法消弭美國的貿易逆差,川普政府的隱藏目標,很可能是超越保護主義、重商主義進行「赤裸裸的掠奪」。
管中閔解析,川普祭出對等關稅政策的目的,最主要的目的是消除美國貿易逆差,高關稅既是保護主義的堡壘,也是施壓火炮,爭論關稅稅率合理性其實並無意義,這些數字都只是川普的「火力宣示」,壓迫各國討論縮減逆差的具體做法,但政策範圍與幅度確實遠超各國預期,才對國際經濟產生重大衝擊,而政策的不確定性,將使國際經濟進入高波動、低成長的停滯期。
管中閔提到,川普政府其實已拋出消除逆差的建議,包括接受關稅、消除包括操縱匯率在內的對美國產品市場障礙、增加國防支出以採購美國軍備、投資美國使製造業回到美國,但最為蹊蹺的是川普政府直接大喇喇的稱若無法消除逆差,也可以直接寫支票給美國,但貿易談判沒有人會這樣談,這其實出自川普的認知,認為全球安全都是靠美國維護,寫支票是在幫美國分攤全球防護預算。
管中閔:美中對抗7年 美國總貿易逆差反增
然而,管中閔直指,美中貿易戰對抗7年,美國雖傷中國一千,卻也自損八百,美中對抗對美國經濟造成許多衝擊,美國轉向其他地區進口產品,雖降低對中貿易逆差,但對全球的總貿易逆差持續增加,因為此舉並未解決美國經濟的關鍵問題,製造業並未回流,而通貨膨脹在美國聯準會「暴力升息」抑制下,也造成產業和民生壓力,尤其中國反制措施使美國對中出口成長從4.8%掉到2.6%。
管中閔進一步說,美國貿易遏制仍無法解決問題的原因,出在美國缺乏製造競爭力,許多產業早已移轉至其他發展中國家,關稅也無助於製造競爭力,無法改變國際貿易間的比較利益,且國際貿易是多邊問題,並非美中雙邊問題,而美國對中貿易遏制,只能使美國轉向其他國家進口產品,貿易逆差仍無法改善,製造業更不會因此回流。
管中閔:川普新時代將重蹈前一波美中對抗
管中閔推測,對川普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買賣,若減少對美出口、增加對美進口仍無法消弭美國的貿易逆差,川普政府很可能會期待各國自願減收美國國債利息,甚至自願債務減記,免除部分債務,以作為關稅談判的條件,但如果這真的是川普政府對等關稅政策的隱藏目標,就已遠遠超出保護主義的範疇,也不只是重商主義,就根本是「赤裸裸的掠奪」。 (相關報導: 幕後》學黃國昌咆哮本來愈來愈會!川普關稅大刀一揮 中斷卓榮泰的「絕地大反攻」 | 更多文章 )
不過,管中閔預測,川普新時代下的美國,將重蹈前一波美中對抗的覆轍,經濟會陷入更大困難,高通貨膨脹將使聯準會陷入兩難,就算國外投資增加也無法改變製造業結構,甚至將使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升高,包括進出口減少引發經濟收縮、高通膨預期造成消費減少、政策高度不確定性傷害經濟更鉅,而在此之際,中國仍是美國首要打擊對象,中國能否突圍將取決於經濟韌性與科技突破。